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管理论文

分析了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和人均受教育年限

时间:2024-05-05 23:09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分析了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和人均受教育年限
 
通过以上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寿命和人均教育年限变化的分析,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寿命和人均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两者实际上有一定的相关性,探索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水平,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寿命和人均教育年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进一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寿命和人均教育年限的提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通过以下柱形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在2000年至201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云南省少数民族的人均教育年限不断增长,少数民族的人口寿命也在逐年增长。因此,可以假设少数民族的人口寿命与人均教育年限成正相关。
 
随后,通过SPSS软件对回族、彝族、傣族、白族、佤族、傈僳族、景颇族、壮族、布朗族九个少数民族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和平均人口寿命数据进行相关分析。2000年选定的9个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人口寿命的相关系数为0.896,2010年相关系数为0.822(如图3和图4所示)。
 
当相关系数大于0.8时,计算出来的变量高度成正比,说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寿命与人均受教育年限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即当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时,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寿命也会提高。同样,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寿命的提高也将积极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云南省石林县、寻甸县、贡山县、开远市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研究也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通常心态良好,愿意外出打工,接受新事物、新生活方式快,收入水平通常生活质量高,整体健康状况好,人均寿命长。少数民族人口寿命的提高也将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 4 提高少数民族平均寿命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1)建议启动和实施“特殊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和人口寿命改善计划”。对人均教育年限低于7年、人口平均寿命低于70岁的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教育发展和人口寿命改善计划”。采取特殊政策和方法,帮助其教育发展和卫生保健工作。例如,对这些少数民族进行“普通12”教育,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寄宿学校条件,适当调整民族地区教师招聘指标,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生长环境;开展合理的饮食和健康教育;实施乡镇医院改善和医生待遇改善工程。
 
(2)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能够接受教育。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注重健康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服务促进机制。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宣传和普及基本医学知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医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
 
(4)选择各种形式来提高教育支出约占GDP的份额。引入最新的教育设备配置和教材,升级教育软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学习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培训方向。
 
(5)鼓励创新平衡机制,完善教育法制建设。通过宏观调整制度,建立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相应支持和协助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减少客观因素造成的教育损失,通过立法确保教育进程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