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陶冶情操

时间:2024-05-10 23:2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主动性。教师应在尊重教材、基于儿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和季节变化,开展一定的适应性和挑战性活动,使活动真正“活动”,充满实际效果,使儿童身心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地”制宜,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陶冶情操
 
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并不适合所有幼儿园,因为教材的内容设计反映了共性,每个幼儿园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在教材中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必须因时制宜,优化措施,使活动有效。例如,活动“秋季画报”从蔬菜、水果、树叶、自然色彩等方面反映了秋季的典型特征,使儿童能够充分感受到秋季和自然的美。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老师应该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哪里有秋树,哪里有秋花,哪里有完整的作物。俗话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环境的建设和应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野外看看,到田间散步,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对观察的兴趣,从而获得对田野的认知和感知。比如收获季节,组织孩子去稻田看收割机收稻子。通过观察,孩子们会发现收割机速度快、省力,人工收割又慢又辛苦,进而比较机械化先进;从繁忙的场景中,孩子们也可以体验到农民的困难,然后产生珍惜食物的概念。城市幼儿园很难实施这一主题活动。然而,这一丰收场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促进孩子们进入场景,感受秋天的快乐。城市孩子熟悉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和风景变化,但对田园风光缺乏丰富的感知和真实的感受,更不具备了解各种蔬菜和农作物的条件。因此,城市幼儿园教师应创造机会,促进儿童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深入田野,观察和收集秋季蔬菜、水果和农作物的第一手信息,为自然界的儿童提供生动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