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的教学任务

时间:2024-05-04 00:1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讨论,军队高校不断探索和改革“联合培训和分流”模式,军事指挥人才培训逐渐正式,人才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为促进军队战斗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军事院校在实施“合作培训分流”培训和成长军官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影响人才培训质量的问题,如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培训指挥人才意识薄弱;部分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教育推广与就业教育联系不够顺利;部分教学能力有限,就业教育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军队的需要。在这些问题中,学历提升与就职教育衔接不畅,一直是困扰高校保障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培养质量的难题[1]。因此,研究军事院校学历提升与就职教育的衔接,找出衔接问题的根源,探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有效衔接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军事价值。
 
1 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的教学任务
 
1.1 增强合训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合作培训课程应突出“基础、综合、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实施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从军事高等教育、军事变革和信息战争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从我军军官的培养还是指挥军官的长远发展来看,都需要坚实、广阔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因此,以就职专业培训需求为标准,充分论证适合军官成长培训的合作培训专业,淘汰与军事指挥培训关系不高的专业。
 
1.2 专业的选择必须突出军事性和应用性
 
普通高等教育定位鲜明,军事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学历教育的应用背景是军事领域。指挥军官学历教育学科和专业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发展对象未来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对于具有严格“计划经济”特点的军事人才培养,不可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3 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合训专业
 
不同的高校,由于使命和任务不同,各种客观条件的差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个或多个学科的专业有很强的优势,有的在人才培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的可能仍然属于学校的潜在优势。因此,在选择合作培训专业并考虑上述原则的同时,首选学校的优势专业。如果是新专业的建设,要通过研究论证充分考虑隐性优势,尤其是师资优势。如果在各种条件下不能完全满足,就要求真务实地分析论证,努力工作后才能满足新专业的需求,勇敢地迈出新专业的建设步伐。一定要避免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追求学科齐全、不切实际的新型合作培训专业,特别是与就业培训需求差距较大的专业。
 
2 完善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1 综合设计培训与任职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当前合作培训到就业专业、培训学生知识和质量结构不均衡的现实,应进一步深化合作培训和人才培训计划、综合设计,特别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同一课程要求不同、专业基础或专业基础不足等现象。
 
2.2 整合和完善“合训”和“分流”两阶段课程体系
 
进一步细化合作培训和分流课程设置的实施过程,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重复课程或出现过大的“间隙”。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在两个阶段实现“连接”[2]。在合作培训阶段,根据专业规定的课程进行必要的扩展和扩展,不仅要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要适度照顾分流阶段的需要。分流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应与合作培训阶段所学的内容挂钩,以实现所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