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摆脱国际市场的“路径依赖”

时间:2021-10-22 09:18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摆脱国际市场的“路径依赖”
入世是我国政府的明智选择,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就很难实现快速起飞,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但是,国际市场不是无限的,任何一国的比较优势也是暂时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大展身手,不仅违背了WTO的宗旨,而且对本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持续的。WTO的规则如果不能使每个成员都得到“股息”,就会走向反面。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0年我国工业对外贸的总体依存度达到60%。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1978年到1990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6%、16.1%、2000年20.8%和2007年的37.5%。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少,但仍然处于高位。就全球主要经济体而言,只有德国的出口额(39.9%)超过了中国(37.5%)。而其它国家则有8.4%,日本16.3%,英国15.7%,法国21.6%,意大利23.4%,西班牙7.4%,加拿大29.2%,巴西12.2%。全球的平均值为25.6%,低于中国。
虽然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都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经济结构是否健康合理,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小经济体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大国对出口的相对依赖程度较低。在出口所占比例较高的世界第二和人口大国,中国显然是不正常的。在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蓝皮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从2006年起,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接近70%,出口贸易依存度接近40%。对对外贸易的高度依赖,已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防范的风险是严重依赖国际商品市场。目前,中国加工行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这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对汇率和国际商品市场极为敏感,外部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通过外贸出口传导到中国经济。第二,中国把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以对外贸易产品低价出口到欧美市场,而自己的国民却不能享受到“世界工厂”的实惠。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我国加入WTO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也许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持续、快速的提升,以致于面临国际“双反”的围攻,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条件下,仍盼望着欧美经济复苏,这清楚地表明,我国出口导向已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而且这背后的反映是对我国理性危机意识的缺乏,或者是国内市场的无奈,在WTO红利面前失去了进一步改革的意愿。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市场潜力的看好是正常的,而我国企业面对国内的庞大市场也都不以为然。中国现在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在世界上生活。我们国家有31个自治区,如果将每一个省份和一个国家进行比较,2008年按汇率计算,广东GDP第一,比波兰、印度尼西亚高。其次是山东,江苏也超过了挪威、奥地利、伊朗、希腊、丹麦、阿根廷等国家。浙江第四,比委内瑞拉,爱尔兰,南非多。第5个国家的GDP高于芬兰、泰国、葡萄牙、哥伦比亚。排名第六的是河北,GDP超过捷克、香港、尼日利亚。上海排名第七,超过罗马尼亚、以色列、马来西亚等。
应该说,中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市场,市场潜力很大,这也是支撑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如何开放国内市场,尽快走出出口导向型的"路径依赖",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它既是经济安全问题,又是经济发展目标问题。这样,问题就回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如不改变政府职能和现有的利益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质性突破,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降低交易成本,限制国有企业的触角,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就无法从“路径依赖”中走出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