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外贸企业的融资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2-01-01 18:11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有两年多时间,各国经济逐渐回暖,世界贸易经济也逐渐步入正轨。在经历了一轮“洗牌”之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迎来了新的重组与变革,这对于我国外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渐消散,但外贸企业却不可小觑。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加剧,各种风险日益复杂化,特别是金融风险。在提高对外贸易总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外贸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应时时予以重视。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环境。
1.全球经济衰退仍有可能面临。全球经济形势从2009年开始逐渐转暖,但在这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很多国家仍然处于衰退中。这说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并未完全复苏,世界经济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最近发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蝴蝶效应”。
2.贸易保护行为日益频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面临着诸多特殊问题,充分开放对外贸易,以实现互利共赢。但在金融危机的“余威”面前,有些国家对全球经济利益置之不理,违背WTO精神采取了或多或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3.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在金融危机面前,我国政府始终抱着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不象其他国家那样削弱本国货币。尽管如此,美国仍然以人民币升值的名义,对其进行贸易保护。在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涨了2%以上,预计在明年达到3~5%。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此之大,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前景堪忧。
4.加快我国的经济转型。在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提出了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方针。对外贸易企业以代加工、贴牌生产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占比例仍然很小,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经营,在国内转型期,其自身转换能力令人担忧。关闭落后的生产能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外贸型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国内原料价格迅速上涨。虽然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减缓,但在后危机时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明显,不亚于2008年以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0月我国工业产品出厂价同比增长5.5%。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但是外贸产品没有和国内供应一样的涨价空间。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1.筹资和流动性风险。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家间经贸往来的恢复,促使我国外贸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引起企业对资金的强烈需求。除了几家大型高科技代工企业外,我国外贸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这些刚刚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的企业,即使是日常流动资金的需求也很难满足,根本没有能力扩大投资,只能靠外源融资获得所需资金。由于外贸企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存在着销售回款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本来就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比较困难。中小企业同质性较强,增长能力不足,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股权融资,也难以吸引风险资金注入。银行业给外贸企业的贷款风险很大,限制了其贷款意愿,使其债权融资同样困难。出口回款滞销期一般较长,在这一时期即使是维持现有的经营状况,外贸企业也存在缺乏营运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2.业务不确定的风险。尽管全球经济自2009年以来已有所改善,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已恢复,但经济在短期内走势仍然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欧洲国家,政府债务危机的反复出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债务危机都会导致整个欧盟地区的经济动荡,甚至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心理创伤尚未消除,特别是美国。作为我国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在经济上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给我国外贸造成致命打击。对外贸易企业本身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一旦风险发生,资金、库存、债务等会受到牵连,很难全身而退。在目前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企业往往忽视经济波动给自身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盲目扩大生产、出口销售,从而使经营不确定风险的程度更大,甚至增加了信贷风险和资本风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使其发生时间、范围和方式难以预测,加大了我国外贸企业财务上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
3.汇率变动的风险。从1994年的汇兑美元的汇价开始走高,16年来已累计升值56%,即使是自2005年的汇改以来也上涨了25.1%,2010年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国际交往等各种原因,人民币汇率会进一步升值,只是升值的速度和幅度还不清楚。外汇变动对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其重要财务风险之一。人民币升值对于进口商来说,虽然人民币升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我国消费心理和进口商品特性的影响,其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在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情况下,对出口型公司来说是致命的一击,其中的汇率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率上涨导致出口数量和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因此包含了所有财务方面的风险,二是未收回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向银行结汇的外币存款因汇率上涨而贬值,从而使企业正常运营预算下降,打破企业原有的资金循环,增加了企业资金需求。
4.违约的风险。对外贸易企业多采用商业票据或应收款项目,回款率、资金周转率等都需要依靠交易对方的信誉和经济实力来保证,即使是银行承诺对抗的信用证也常常出现软条款风险。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各国企业均处于复苏阶段,基于经济风险确实存在,且过于重视在身利益,增加了买方信用违约的频率,使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加大,对其正常运作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发生的各种出口信用风险案件数量大幅增加,并频繁发生大案,严重侵害企业出口收款安全。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2008年,中国企业的出口收汇违约比率上升189%。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逐渐消退,但买方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减弱,其流动性和偿付能力仍然存在很大的隐患,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缺乏商业道德的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信用违约风险加剧。与此同时,在外部竞争更加刺激的环境下,很多外贸企业出于对占有市场和吸引客户的考虑盲目扩大销售,把风险意识抛之脑后,不顾收款风险的存在。
5.费用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贸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在最终产品中享受到的利润分成极低,基本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新兴经济体由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组成,已成为我国外贸的有力竞争者,其成本优势对我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地租价格不断上涨,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成本都大幅上涨。外在的竞争使我国外贸企业不仅没有提高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而且还不得不降价维持市场。直到对外贸易企业转型、自主创新取得成效,成本控制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风险也难以化解,一段时间内,甚至有可能出现“薄利-保本-微亏”的不利转变。费用风险和汇率等其它风险共同作用,使我国外贸企业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尽管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