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风险投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2-19 01:47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风险投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投资在促进环保产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应注意,我国风险投资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不成熟,外部经营环境滞后(包括证券市场不完善、产权市场不完善等),风险投资公司干预环保产业仍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和进入障碍。为了实现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资本市场手段,广泛筹集风险资本,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资本来源多样化、投资稳定的风险投资格局。对此,建议如下。
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环保产业属于政策引导产业,对国家政策有很强的依赖性。虽然我国出台了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配套鼓励政策,但覆盖面仍不够广,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污水收费制度和污水许可证交易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环境基础设施,政府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免除或减轻税收负担,提高环保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例如,根据新加坡政府的规定,风险投资最初为5项~10年免税;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美国政府对60%的风险投资免税,只对其余40%征收50%的所得税。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研开发项目,风险投资基本上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改善,风险投资资本筹集、项目选择、知识产权保护、股权转让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仍存在许多阻碍风险投资正常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解决。此外,尽快建立环保行业风险投资服务专业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环保项目评估市场研究机构、环保融资担保机构等,为环保行业风险投资活动的正常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
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起步时间不长,很大程度上仍存在“民营官营”现象。在许多地区的风险投资活动中,政府仍然是风险投资活动的主体。这样,一方面,中国的风险资本来源无法承担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社会上大量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而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则依靠国外贷款。因此,利用风险投资发展环保产业,要多渠道同步发展,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要本着“多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扩大风险投资资金来源。风险资金发起应实行宽松的准入政策,鼓励企业、保险金融机构和富裕个人积极参与风险投资活动。
3.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环保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发展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样,风险投资活动的发展也要求投资者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因此,风险投资在环保企业中的成功运作,不仅要有合格的企业家,还要有具有创新精神的风险资本家。这些人要有丰富的技术、管理、营销、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资本运作,能够敏锐发现和捕捉环保行业的商机,在众多环保高新技术中探索最具潜力的投资对象。这对环保企业的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级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要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建立高素质的环保产业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队伍。
4.建立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是一种股权资本。其目的不是获得企业的经营权,而是在企业成熟后获得高投资回报。也就是说,风险投资最终将从被投资企业中撤出,完成使命,开始新一轮的风险投资活动。退出的方式有很多,如公开上市、管理层回购、企业并购、破产清算等。然而,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来看,成功退出的案例很少。从风险企业中提取股权资本和相应资本增值是风险投资公司循环经营的关键环节。只有退出,才能实现其资本的再循环和资本增值的目标。只有通过多元化、畅通的退出方式,才能吸引风险资本,投资才能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