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计算机论文

危急值信息化发布与反馈路线见图

时间:2021-11-15 06:23 所属分类:计算机论文 点击次数:

1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危害性是不正常的检查结果,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若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病人的生命就能得以挽救或有效改善,否则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错失对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1]。中国医院协会于2007年发布了“病人安全目标”,并正式提出了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制度。接着,作为18大核心制度之一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其工作重心由如何“建立”转向强调“实施”[3]。
1.我院危重管理现状。
在传统的危急值管理中,通常由医技部门通过电话通知护士工作站或医生工作站,接受者主要是人工登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漏报和漏报。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流程监控制度不健全、监控手段相对薄弱是医院危急值管理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危机值信息管理平台。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危重值作为研究对象。
2.2方法
2.2.1“鱼骨图”分析法“鱼骨图”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设计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找出问题的全部原因,能从多个方面说明某种结果,并以图解的方式表示与结果的关系[4]。它的形似鱼的骨头被命名为“鱼骨图”,在工艺、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2.2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计数器的处理时间为30分钟,处理速率为30~60分钟,在60~90分钟内处置率和90分钟以上处置率的采用率,统计百分比描述,用t检验法进行30分钟内处置率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原发性鱼骨图。
从主因出发,分因素显示的危急值汇报流程和处理流程各环节,绘制了一张鱼骨图,从而直观、全面地反映了该医院在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和处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图1)。
3.2完善系统和流程危急值管理云平台提升管理效果。
3.2.1改进危急值制度和流程检验,经检查科审核后,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向门、急诊/住院科发出危急值信息。①对门急诊病人,如病人已离开医院,联系病人回院并通知门办;如果病人没有离开医院,通知有关科室医生立即接诊。②在住院病人中,通知病人的主管医生,医生处理相关危急值,护士执行医嘱,并将处理意见反馈检验,检查科。如果医生没有做任何处理,就把危重信息通过短信发送给科主任和三级医生,由科主任或三级医生通知病人。如果某一天没有被处理,那么危机信息就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医务处处长,由医务处处长通知并加以管理。3.2.2危害性信息管理系统与医政APP、SMS平台联用本院(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IDS(整合医疗服务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PACS(区域性医疗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进行功能整合,对内统一使用摆渡服务器提供的接口,ReactNative,C#语言,一个移动端操作系统Android4.0+;iOS7.0+,开发语言是ReactNative,C#,Android4.0+,iOS7.0+,目标发布,时间控制,接收反馈和监控等各个模块都具有较高的可控性,扩充、稳定、安全。在住院医师工作站上使用“警告窗口”来提醒危重值。我院将住院病人危害性电子报告流程设计中的危害性信息发送到医师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从而保证了危值信息的准确、及时、准确,危急值信息化发布与反馈路线见图2。
3.3分析
3.3.1各科危值量分布情况: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危值总数为2007例,各科室危急值分布情况不同,其中,神经外科学354例、心内科208例、神经内科207例,分别占全院危急值的17.64%、神经内科207个,10.36%,10.31%(图3)。3.3.2危重值30分钟内处置率本院危急值系统启动后,30分钟内处置率较前提高,如日间化疗病房,细胞生物治疗中心综合诊疗科100%。神经内科、急诊、心内科、神经外科等危急值较大的科室,在30分钟内分别处理141例和130例,其中130名患者在30分钟内有生命危险值的处置率分别为68.26%、66.56%、53.88%和36.36%(图4)。3.3.3各科在不同时期内的30分钟处置率将危急值数据分为2018年7月—2019年3月上半阶段和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下半阶段,分别分为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下半阶段,对各时段30分钟内的处置率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P=0.001,P<0.01有显著性差异(表1)。
4讨论
4.1危机值管理信息化提高运营效率。
以往危急值的通报、处置和登记情况采用电话通知,人工登记,效率相对较低,不易跟踪[5],而且在进行质量控制指标统计时,往往只能估计或抽查[6],在整个过程中,建立可追溯性管理信息系统,记录每个流程节点的处置人员和处理时间,方便医院职能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也可及时追踪医生的处置[3]。大幅提高医护人员危急值报告的意识,为精确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危废30分钟内处置率2019年4—12月与2018年7月—2019年3月相比有较大提高,表明我院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采用信息化联合手机APP、主管部门监督等措施,提高了危机值管理运行的效率,提升了危机值闭环管理能力。
4.2科学深化危机值管理制度。
有些科室30分钟内处置率不高,主要原因可能是本院的危害性信息管理系统刚上线,也许是临床主管医生已经处置了,但并未在系统中及时反映。到了危机值管理信息化的初期,就会出现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存的现象。下一步,本院将进一步加强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制度和信息系统管理培训,促进医院危急值管理系统的健全和完善;通过每周例会和院长工作会,对各临床科室危急值处置情况进行公示和考核,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危急值处理能力和管理意识,健全全过程可追溯的危急值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危急值的精确闭环管理。
4.3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全面提高。
“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了“人文关怀”的内涵,保障了病人生命和治疗安全,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对危值点进行标准化、流程化处理,不仅有利于医务工作者操作方便,也为今后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建立危重值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诊疗习惯,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让病人受益。利用危机值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更准确、方便地了解病人的危重情况,及时开展一系列的诊治与救治措施,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和谐医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