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计算机论文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时间:2022-02-17 21:36 所属分类:计算机论文 点击次数: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所有学生的85%。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体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可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分析独立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院校(申请人)和社会力量(合作伙伴,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等具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共同组织的本科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不仅要培养理论人才,而且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培养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训的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主要适应当地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中,应体现应用、创新、开放、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擅长学习无聊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差。为了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不断积累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学校和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素质使独立学院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
(1)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自学能力差,缺乏明确的个人目标,学习热情相对较低。面对复杂的学科,他们会被动地对待,甚至放弃自己,专注于课外活动。我对计算机文化的初始热情很高,但我逐渐认为计算机知识过于繁琐和无聊,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更愿意练习打字和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此外,我对计算机文化的基础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有计算机知识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太简单,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他们不寻求甚至的解决方案,导致基础薄弱。因此,一些根本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因为自卑而害羞,不敢积极提问。此外,实践机会很少,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程度很小。
(2)教师。计算机文化的基本解释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计算机概念和操作。教师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知道,没有详细和深入的解释,没有督促学生练习,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在教科书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教科书,不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单方面的叙述。当学生不能参加课程时,他们自然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课的实际意义也会丧失。
(3)教科书。目前还没有使用独立大学的统一教科书,教师选择教科书,教师习惯选择更高层次的学生使用计算机教科书,导致独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教科书不懂课堂,教师难以上课,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改革。目前,课堂教授和计算机操作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一般来说,只有在完成一个理论后进行实验课。对于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课时太少,比例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学环境允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讲述理论后,向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不均衡的情况,在讲座前演示本课程的关键和难点。在讲座前举几个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基础良好的学生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在明确课程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学习两面。
(2)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制定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测试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调查,让学生有效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具体目标,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接近实际环境,面对具体现实的问题,迫使学生结合以往的专业知识,学习探索和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更灵活地掌握专业知识,使学习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教学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小组中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课程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快速入门,也减轻了老师的辅导压力。基础好的学生会提前一步询问需要问的所有困难,老师可以统一回答,然后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既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尽可能多的辅导。为计算机文化中的OFFICE软件操作部分(如WORD等)准备综合案例,如毕业论文格式调整,让学生脱离课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巩固知识,为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堂上进行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操作热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软件对学生进行局部或统一的回答。在计算机课上,你可以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抽查,督促组长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统一解释重复的错误或困难。
(3)在线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突破了区域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入、更广泛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范围。建立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对应的网站,有详细的学习材料,包括视频演示、课后练习答案、模拟问题等,使学生能够检测学习水平,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4)科学评价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评价形式是非常不合适的。考试成绩由通常的考勤成绩+计算机操作成绩+家庭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成绩的比例。对于独立大学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并将其作为测量考试成绩的标准。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增加分量,使其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其能力供应符合社会需求。教师应向学生解释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并考虑教学中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应学习计算机知识,接受社会考试。如果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将通过期末考试。对于学校的实验环境,希望开发相应的无纸化考试体系,强调课程的实用性。
(5)教材改革。编写适合独立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高校同专业使用相同的教材,并不是因材施教。教材的融合对各自的教学都有不利的一面。明确教学目的,组织编委会,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加入教材的编写,让教师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密切合作,编写适合各自学校学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