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培养数学意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

时间:2021-12-29 16:4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自觉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字感。
培养数学意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好数感有助于科学直觉的形成。数感不是靠传授而可以培养的,而是要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自己悟出来。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已经通过简单的数数、识数等活动,已经有了最初步的对数认知。例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人有2个眼睛,2个耳朵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最初的数字感觉。数字感觉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有层次、分层次的标准,什么年龄就应该具有多少数量感。初等教育要使学生建立初数感,就是让学生了解数与计算意义,学会用数与与数的关系表达与沟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情景:猴哥哥和猴妹妹一起去摘桃子,猴哥哥摘4个,猴子妹妹摘3个,谁摘的多,猴子姐姐多摘一个,那么我在猴子妹妹这一种情况下,就和猴子一样多。因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加”,而且理解了什么是“等”。等值的意思是运算的结果,表示的数量相等,这也为高级教学方程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数学思维、方法训练。
数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数学素养中最核心的成分,也是最基本的特征,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实现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有意识地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数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着重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本人在教学《圆筒的体积》一课中,着重复习了推导圆周的面积公式,从圆面推导过程,分组探究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本节课,笔者备课的思路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知识形成”,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反向的,即通过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领悟数学中重要的“转换”思想。为此,在教学中,我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了几组题,即:已知底面面积与高求体积;知道了半径和求积,知道了直径和求积量,知道了圆周和大求积量,组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知识由浅入深,从单一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有机的知识链。同学们解答时,通过联系字母公式,从最简单的V=sh开始,一路走深,激励学生,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接着,将简式运用变形法,给出了“已知圆筒的体积与高度,求圆筒底面积”这一题目,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应用。
回到生活实践中,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素养提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借鉴实例,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学生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与元角分的进率关系之后,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情景。组织数学购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所需的人民币金额。它既能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又能强化学生应用思维。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是一章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章节。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建模和应用,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一所小学的操场长100米,画的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操场宽50米,这个平面图上应该有几厘米?然后绘制出运动场的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运用比例关系来寻求和绘制模型,将生活和数学完美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地图、导航中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存在价值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要积极转换自己的角色,搭建教学活动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