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时间:2023-01-27 23:2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承担相应教学任务的能力,还要有完成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长期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促进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对建设创新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接近生产线,教师更专业,使高职院校教室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容易开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创新意识、创新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技创新工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为高职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1)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众多,高职院校教师也是我国科技持续强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的科技创新工作并没有得到广泛和足够的重视,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首先,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对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价值认识不清。大多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师科技创新的活动方向,没有制定科技管理政策,不清楚如何使教师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热情和创造力不能充分发挥。其次,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制定政策、法规和制度来管理从事科技创新的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忽视了对科研成果后期转化的管理,使得教师科技创新活动的长远发展缺乏源动力。最后,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难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水平、成果转化前景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也没有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职称评价、经济收入、评价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相结合,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技创新意识
一些高职教师过于强调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无法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促进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要求很高,但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高,甚至没有具体的成果指标和要求,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几乎没有意识到积极申请各级纵向科研项目,积累知识产权成果。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科技创新活动有要求,教师也只是在学校要求的框架内行动,而不是积极自愿地参与科技创新。而且,即使很多教师有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也不懂从事科技创新的方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操作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能力水平逐渐下降。现有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4],这些教师的一般特点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科技期刊、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奖,相关行业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不能传授创新知识和意见,更不用说通过新技术、新技术、新过程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