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指导和满足教师培训个人需求的建议
时间:2024-12-27 00:4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指导和满足教师培训个人需求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教师重视非学历培训
通过制定政策和加强评价,将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从过度追求学术培训指导转向注重非学术培训。在多种培训形式的前提下,不要忘记提高教师学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本质,防止因学术培训“热”而削弱非学术培训。现代大学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广泛的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然而,仅靠教师的学术教育是不可能提高这些能力的,必须依靠教师的非学术培训和科研实践来实现。
2.全面落实教师就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重视教学培训
实施教师就业制度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实现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客观要求。通过全面实施教师就业制度,实现教师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实施教师就业制度的基础是考核,通过考核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考核的关键是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培训,为满足教师培训的个人需求创造条件,实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重大转变。
3.加强教师培训评价,建立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既有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也有《教师法》、《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法律、政策。虽然这为教师参与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对教师培训的整体绩效缺乏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机制,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教师培训的需要,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学校、培训学校和教师个人获得相应的收获。学校评价应包括日常管理、指导教师选拔、科学培训计划、培训目标设计合理性、培训内容先进性、培训方法灵活性和实用性、培训教师评价;培训学校评价应包括培训对象选择的公平性、教师培训机会的平等性、培训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培训教师评价应包括培训期间是否履行相关义务、培训任务的完成等。
目前,为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教师培训运行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建立几个适应教师培训的平台。如果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站出来,在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设立大学教师培训基地,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定期评估基地的运行、管理和效率。二是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持。例如,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系统,将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学习内容的信息传递给教师。三是探索创造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培训;充分挖掘校园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尝试“临床案例”培训。四是增加培训资金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物质支持。国家和学校应是支付培训资金的主要渠道。逐步建立政府、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培训资金的投资机制,以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