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对黄梅戏艺术的追求与追求

时间:2021-11-18 08:30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作者以建国初期有关怀宁人说黄梅戏的史料为依据。根据1996年《湖北文史资料·黄梅戏史料专集》第二辑出版的莫诚斋(桂遇秋笔名)《皖西南黄梅戏史料集》中载:1960年9月,安徽艺校黄梅戏教研室老师、黄梅戏名老艺人丁永泉对桂遇秋的调查采访时说:“解放前黄梅调在安庆府6县都有戏,”因为它起源于黄梅县。最初由安徽艺人唱的黄梅戏,其唱腔道白全部用湖北黄梅的原腔,土语,有的因用黄梅话不懂安徽人,便改成普通话表演。“荞麦记”、“告经”、“私情”等等都是用普通话唱黄梅话。约至光绪年间(作者注:大概更早),黄梅戏传至石牌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更多,在道白上就已改为怀宁话。…假如说‘三十六个字、七十二个字’基本形成于安徽,那么安徽艺人如何能和黄梅同台?安徽、湖北、江西三个艺人都是在一起唱歌。」丁永泉先生不只是安徽省怀宁县人,还是黄梅戏的知名艺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师傅,一位安徽省艺校教师,一位戏班老师,一位黄梅戏演员。可以说:“解放前从来没有听祖辈们说过黄梅县流传的黄梅县”?作家不能因为知己都不在,就可以拿不知心的话来证明黄梅县并没有流传下来,那是没有根据的。
关于丁永泉先生从艺经历的叙述也不准确。「误传」一文中说:「民国初期,黄梅戏曾被禁入省城,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在省城上演,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也是在抗日时期唱红安庆的。」《怀宁县志》新编第四集《戏说》(网上查阅)篇:“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丁老六第一次带班到安庆城。由于黄梅戏被反动军警禁演,他们唱到居民院落或家中。冬日,丁的朋友葛大祥在吴越街中兴宾馆二楼为楼上代演。…半年后离开安庆。…——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一年)秋,丁老六率王鑫泉、潘孝慈、蔡天赐、曾振祥、田德安、田德胜等,随著水灾灾民再次进入安庆。下一位是名为FFFFFFF(桐城双喜),FFFF,FFFF等加入。…-一九三六年农历新年(一九三六年元月24日),丁老六、罗光华、潘孝慈、张小怪等人租下胡春甫衣箱,到上海「九亩地」的舒乐茶园,迁往陆家浜、太平桥及新北门的月华楼献艺,参加演出的有30多人,近20个月的演出,至民国26年(1937年)10月,日机轰炸上海‘大世界’等地方,人心惊肉跳,只好离开沪返里。中电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黄梅戏的简介是:“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都在此扎根。自黄梅戏进入都市后,受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演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网《丁梅泉》一书介绍:“民国十五年(1926年),为了实现老一代黄梅戏艺人的夙愿,丁永泉带着戏班进入安庆,到居民院落里暗中演出,成为黄梅戏进城的先行者。年末,丁永泉透过戏友在闹市租用场地唱黄梅戏……三年后,丁永泉同一班艺人二进安庆。这时它的戏班已经从半工半工的队伍过渡到专业剧团,取名“新舞台”……抗战爆发后,日军进攻上海,丁永泉等一批老戏骨也在‘新舞台’上表演。…一九二七年六月,安庆陷落,丁永泉逃往乡下。冬日,与潘泽海等潜入城,取寒衣,接家眷。由于日伪盘查严,不方便出城,是王少舫所在的京剧班子,在‘华林大戏院’作‘京黄同台’。许多文献资料表明,丁永泉先生早在抗日战争前就三进安庆,有新舞台和爱仁戏院两个表演黄梅戏的固定剧场,而且在抗战期间,丁永泉先生在抗战前曾三进安庆。
行到此,感慨万千。这让我想起了安徽、湖北以王兆乾、陆洪非、时白林、桂遇秋为代表的前辈黄梅戏专家、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对黄梅戏艺术的追求与追求,对黄梅戏的热爱与热爱;它们那求真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成为我一生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对黄梅戏诞生地所需的正是这一精神,若「考证」结果失真、公正、严谨、翔实,则非科学,而非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