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清戏擅长于此大场面“高技”的“大侠戏”

时间:2021-12-30 19:19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湖北清剧的繁荣与衰落
婺阳腔及其后裔,湖北高腔,与唐宋大曲、北曲及昆曲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备管弦,锣鼓伴奏,人声唱腔,错用乡音,改调歌之”以及“其调以击节以鼓”。它是“民间性”、“地方性”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入乡入乡,入乡入根”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晚明末年,湖北清戏进入繁荣时期。特别是鄂北的襄阳,鄂中的钟祥,鄂东的麻城,罗田,英山,黄梅,孝感,鄂南的咸宁,大冶等地都有。在此期间,有许多著名的清戏班社众,而且剧种丰富,行装齐全,大锣打鼓,高台演唱。到处都是喧嚣。并且擅长于大戏,表演讲究严谨,所演剧目的造词文雅,节奏严谨工整,被称为“高尚戏,文雅戏”。加上清戏艺人多了一身长袍,有一副温文尔雅的“派头”,所以清戏班在民间都有尊称“师徒”。所以,观众也大都是学识渊博,占多数。由此可以看出,清戏虽具有民间化的“俗”性,但更多的是“文人化”的“雅”质,是一种“雅而不雅,俗而俗”的“俗剧”。清戏盛行的鄂北襄阳一带,有“穿长衫看清戏,挑粪桶看腔”的说法,还有“一清(清戏)二黄(汉戏)三唱”的说法。其中,以列清戏为领头,其地位,影响可见一斑。
特别是拜年、拜年、拜年,大多都争着请清戏班演出。演出的剧目都是正统的大剧,如《目连传》、《岳飞传》。《襄樊市戏曲资料汇编》,对当时襄阳颇有声望的清戏班社“玉林班”的演出情况作了如下记载:
…玉林班繁荣时期,班上的演员已发展到70余人,阵容庞大,从一末十余人,角色齐全。常有百余种剧种,大多是"袍带戏",歌颂宫廷生活、政治、军事斗争内容。舞台剧、唱功、武艺都很讲究,所用的刀枪剑戟(据说都是真刀真枪),身段得心应手,演技精湛,演技精湛。
可见,清戏不仅擅长于武戏,而且还十分精湛。经常上演的大型武戏有《大战金钱唱》、《水漫金山寺》、《哪咤闹海》等。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大戏,一出大戏,二出大戏,既有大名鼎鼎的大戏,也有大名鼎鼎的大师赛。到目前为止被称为这些武戏“是要看‘真功夫’和整体实力的戏”。称主角无“绝技”,“白水煮面汤”。所以,清戏擅长于此“大场面”、“高技”的“大侠戏”,其演员功力、班社整体实力也不言而喻!很明显,清戏不只是用曲牌唱腔(文戏),同时也是以“个个都善功”而好武(武戏),是一种“文武兼备”的剧种。而“文武兼备”这一剧种,更多的是在当时,并不能为任何一个戏曲剧种所称颂。清剧尚能如此,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也许正是由于其“文武兼备”的剧风,方促就其在当时颇有影响,倍受青睐的原由之一。
直到咸丰年间,这一盛事延续至湖北的清戏班,显露衰败。从当前的角度进行分析,其理由应不亚于以下几点:
第一,战争的后果。咸丰年间,太平军四度攻入汉阳,三次攻入武昌,战火遍及湖北、湖北、小城镇,客观上使湖北城乡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受到直接影响。加之许多演出场所被毁,艺人躲藏战乱,居无定所,导致戏剧表演无法在正常社会条件下进行。
第二,经济效应。清戏班以地方田地丰产,经济富裕的乡绅、商人等为其经济依靠和管理。一场争斗,必然造成官府、商贾经营的困局,使清戏班失去了经济支持,在演出一片萧条时,退路都没有,衣食住行,雪上加霜。
第三,它自己的问题。这种不允许有艺人跳班的陈规,这就限制了班社间的“人才交流”。这种情况伴随着班社中老艺人的相继辞世,以及战争、经济等社会原因,艺人们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很难照顾后辈的艺人。又加了一出《清宫秘史》为“文武双全”的大剧,艺术价值更高。长期而言,清戏演员代谢的良性链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最终导致“人去楼空”,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
至民国五年(1916)前后,襄阳地区的清戏再度兴盛,大部分职业清戏班社散班,有些班社则以「万字班」为基础,改为「清唱」。而且这个时期,鄂东麻城一带颇有名气的清戏班社也不景气。特别是1927年,麻城有名的洪福祥班艺人黄烈山、孙若雨等人,因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运而遭国民党当局杀害,班社被迫解散。显然,这种现象对地方清戏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只有少数“万字班”,或用高腔夹唱皮黄,或用高腔演唱皮影。国泰民安的前夜,湖北清戏濒临失传。
一九五五年初,有襄阳、钟祥、麻城、孝感等地仍有为数不多的清戏艺人和非专业歌手,湖北剧社(现湖北省艺术院)、武汉市楚剧团等组织力量,对清戏进行挖掘、抢救、挖掘,挽救了一部分清戏曲牌戏。其中以襄阳为主要演出地(今襄阳),地方文化界也提出了“抢救清剧”的口号。
根据《襄樊市戏曲资料集》记载,1956年襄阳清戏的最后一次专业演出是:
解放以后,谷城县的文化局为挽救清戏,就聚集了一批清戏老艺人和清戏爱好者,组成了一支队伍。发掘清剧剧本,排演戏剧,一九五六年排练的《关公训子》…当年参加省(湖北省)地区(襄阳)演出,分获戏剧发掘和表演奖项。随后,该团并未坚持下去,就自行解散。
至一九六六年,襄樊地区的清戏老手无一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