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真正创造音乐艺术传播“大众化”时代

时间:2022-07-21 22:43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传播媒体丰富多彩、大众传播控制力强的文化时代。与其他传播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模式更加成熟,功能更加突出,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形式和信息系统。首先,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专业的媒体组织,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音像公司等。;第二,大众传播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工业手段进行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第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即学术语中的传播“受众”第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第五,大众传播是一种高度单向的传播;第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在如此强大的大众传播环境下,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新特点和状态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首先,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虽然仍然存在“口传心授”“口头接力”等个体式、人际音乐传播方式,但传播的主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唱片公司等专业媒体组织充分掌握了传播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音乐艺术的传播主体。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创作者和表演者共同解释的音乐作品,或记录、恢复和复制的音乐音频信息,不直接呈现给观众,而是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音像公司等专业媒体组织传播。也正是因为大众传媒强大的复制功能和传播效果,才笼罩在过去“艺术”神秘的光彩开始褪色,艺术成为当代公众可以分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不是少数人纯粹的精神领域。传播对象也从精英、专业人士到普通公众和普通平民,使音乐观众成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音乐接受群体,真正创造音乐艺术传播“大众化”时代。二是传播方式和传播形式。“艺术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审美体验活动,总是与人类的活动及其技术联系在一起。”(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从最早的时代开始“留声机”从磁带、唱片到光盘,从广播电视到广播电视到今天的各种录音设备,MP3、互联网,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技术性质日益突出,甚至达到了顶峰。技术的成功应用使音乐传播有组织、大规模、专业化,但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和控制。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虽然口语传播(现场传播)和乐谱媒体传播仍然发挥着独特的传承作用,但传播的主要形式是以电子媒体和网络数字媒体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对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音乐会或音乐会的传播不仅包括演奏者(歌手)和观众(观众)之间的现场传播和共同参与,还包括广播、电视或网络的同步直播,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的特别节目,以及音像公司加工复制的音像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音乐传播也呈现出综合性、市场化、产业化的特点。
三是传播过程和时空。由于使用唱片、光盘、互联网、电视等录音技术和传播技术,从音乐传播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更快,音乐符号的记录时间更长,当代音乐传播取得了突破“面对面,近距离”的“在场性”和“即时性”限制,从而完全实现长期、长距离、跨区域的传播。正是电子和网络数字媒体的记录和传播功能,让我们今天不仅可以欣赏到20世纪初著名的京剧唱段,还可以熟悉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著名歌手的歌声,吸引那些“不在场”地域居民的“共鸣”实现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或是“跨地域”传播。例如,在媒体上“远距作用”下一步,摇滚乐从美国传播到欧洲和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中国的摇滚乐“西北风”以及当前流行的网络歌曲,也成为不同地区人群的共同文化。此外,在音乐的网络传播中,只要作曲家将音乐文件推向互联网,音乐的社会传播和交流活动就已经开始。当然,由于技术的使用和大众传播“影响(限制)-接受)”(身份)过程也使当代音乐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复杂。
第四,传播内容和功能。传播的本质在于信息的流通,即符号传播内容的移动、变化和共享。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作为生产和流通的意义”音乐信息(内容),人们通过传播市场接受和消费,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表明音乐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音乐艺术作为文化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消费。意义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其内容是一种“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然而,随着音乐商品价值的挖掘和扩大,以及艺术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个精神空间,但这个空间不再是一个旧的单一主体空间,而是一个减少的集体客观精神空间”(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或后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以及阿多诺批评的阿多诺“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当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个性特征、情感深度等“经典”标准被逐渐“削平”,随着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的加强,音乐传播的内容、功能及其整体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