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价值

时间:2022-08-02 22:34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社会,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由无数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的。从原始社会开始,音乐就与社会事实有关。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音乐不仅仅是音乐“以娱乐或纯艺术表现的形式存在,作为与日常社会生活中大多数尘世细节密切相关的因素”。在现代社会,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音乐信息的快速传播,音乐对时空的占有率飙升,这无疑增强了音乐的社会属性。音乐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的年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然而,这种快速发展的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各种不平等现象突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变得十分迫切。基于这一社会背景,2006年,“两会”在此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26年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的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完善和有序。具体来说,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好、充满活力、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基于上述社会背景和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探讨了音乐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价值
古今中外哲学家对音乐的功能价值有多种论述。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认为乐通天、人,要求以平和之乐调和人际关系,产生了天人关系统一的思想。孔子提出:“改变习俗,不善于乐。安上治民,不善于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它强调了礼乐在社会美育和音乐修养中的作用。孟子认为,艺术活动有助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荀子认为:“夫声乐入人也深,化人也快。”汉代对音乐社会功能和美育功能的阐述更加完整,指出“礼”和“乐”协同互补不仅是协调社会的因素,也是改善生活的动力。它是美育最基本、最重要、相辅相成的两种重要途径。至于乐记,通过对音乐独特性的详细分析,指出只有“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情感感动人,净化人的心灵,使生活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指出音乐可以“修身齐家,平均天下”。“天人合一”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也趋于成熟。可以说,“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始终是人们的追求。在社会发展、文化形成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是如此。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杂多杂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并认为音乐和谐是一种“普遍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音乐的本质,也是整个宇宙的法则。显然,它的思想也包含了社会的和谐统一。“美、节奏好、和谐,都是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在柏拉图的审美思想中,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艺术的美就是善。他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净化”理论,提出了“音乐美育”他指出,要用音乐净化人的心灵,因为“节奏和音乐有最强的力量沉浸在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法合适,他们会用美来渗透心灵,从而美化它”。而亚里士多德则在“美善合一”在信条的基础上,在强调音乐教育功能的同时,肯定了音乐的娱乐功能,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他认为,在满足休闲需求的同时,人们也可以在快乐的心情中接受道德教育,使艺术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基于前人的实践和研究,美国人类学家A·梅里亚姆总结了音乐的功能,提出了情感表达、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身体反应、加强社会规范,建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服务于文化的延续和稳定,促进社会凝聚力。凯普兰列出了音乐的八种社会价值:共同财富、个人经历、治疗、精神和象征力量、非主要商品、象征性变化指示器和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以上功能价值是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了音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