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诗歌作品符合时代的节奏

时间:2022-11-30 23:21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1
在我看来,诗歌写作中的一些悖论始于本世纪初和上世纪末。当然,从后现代哲学中所谓的似是而非的思维特征来判断这一现象,悖论有存在的理由。但既然这是一个悖论,人们也有必要思考它。这个悖论的定义是:诗歌是时代的反映;诗歌不是时代的反映;或者,至少不是直接和简单的反映。
因此,在第一个判断句的内涵中,诗歌与时代的呼应成为衡量诗歌的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条件;
在第二个判断中,诗歌脱节或偏离时代是诗歌写作的常态;至少诗歌拒绝成为时代的镜子(正如列宁所说,托翁是俄罗斯的镜子)。
这个悖论可以与上个世纪末的非悖论诗论时期的诗歌进行比较,以有利于分析悖论存在的条件。当然,不用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诗人只能歌颂德国,甚至被怀疑在战斗。近读老诗人穆旦70年代的诗歌,所谓的时代感即将出现,但不再是所谓的战斗,而是间距,是打开距离观察,然后投篮。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是对时代的反思精神。那么,他的反思精神是什么呢?蔑视是他在诗歌文本中注入的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是为了那个时代的异化思维;这种思维导致了人们对人类地位和尊严的追求----
……
上帝在呼吁我们击败魔鬼,
魔鬼发出号召,让我们击败神只;
我们既恨神,也不信任魔,
我们应该首先击败无限的权力!
神魔之争在我们头上进行,
我们已经看了多少个世纪了!
不,不是旁观者,而是被迫卷进来,
带着热情,就像为了自己的利益。
打倒一阵,欢呼一阵,失望无穷,
总是绝对的权利赢了!
神与魔绝对统治世界,
而且都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心呵,心呵,你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
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真理。
(摘自穆旦[神的变形])
严格地说,这首形象薄弱、思维强烈的诗并没有完全再现人们在这样一个充满魔鬼世界的内心感受。但所谓的冰已经被打破了,这是真的(我们大多数人当然还记得关于突出人道主义的争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争论……)。穆旦的诗歌试图在取消神话的层面上恢复人们的存在和尊严,这是当时的艺术和政治呼吁。虽然在中国现代史上,这种诗歌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但每个时代和每个时期都有有影响力的诗人。无论这些诗人的艺术水平如何,当时人们更关注的是一种概念和一种精神。例如,我们引用了一万次"我不相信……"那首诗,艺术的角度不如思维的契合更令人震惊;因为在据说是类似的作品中,早在这部作品的十年前,还有另一声"相信未来"。
新诗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不言而喻。但诗歌的创作毕竟不是新闻纸,所以当他们在时代的强音测试中做弱处理时,往往会游离到生活的表面。然而,一种更深层次的回顾出现在这种游离中。他们与新闻和事件的关系看似作者化、个性化。然后推断,由于这类作家和作品的广泛影响,作家和作品也会在远距离的观点中回馈社会,甚至回馈新闻的出现。比如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中的奥斯维辛就是这样的反馈。无论是历史和事件影响诗人,还是相反,似乎两者兼有。当然,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近在咫尺的历史事件,从本世纪初到前一个世纪初。
秋槿、谭嗣同、王精卫王、……早期诗歌,承前启后,体制完备。再加上诗人自身的政治实践和地位,他们是呼应时代政治变革的双重权威。他们的诗歌甚至更有时代感和新意,比如"自横刀向天笑/肝胆两昆仑",如"引刀成一快,不辜负少年头"。。。都是千古不弃却几乎被遗忘的伟大杰作。20世纪70年代改革之初,诗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在表现和接受上,不如以诗歌的名义,作出政治和社会的呼吁和呐喊。与上述新古体诗歌不同,作为表现者和接受者,两者统一。在白话文统治文坛近半个多世纪后,表演者和接受者的水平发生了对比。一方面是文革后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训练无素的读者,另一方面是略有接触中西文化的诗人。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大,但仍形成对比。政治文本的传播就像传播小道消息一样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在那样后"革命"在时代,人们没有时间考虑诗歌的微妙和美丽的倾向,更不用说所谓的贵族和西方化的倾向了。尽管这一趋势很快就接踵而至。
中国诗歌政治或政治诗歌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一个阶段。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读者可能只接受这种情况"美学"文本;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经历和接受过文化大革命的读者群体会对政治之外的审美形式有很好的印象和期望。这样的读者群体实际上反过来影响了作者。作者早就提出了"当代中国没有大师"(仲维光)的观点是指出当时作者的局限性——我们看到的,后来被称为为什么"圣殿"诗歌的情况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这片快陆地上——那些活了一段时间的诗歌团体活动既没有组织实力,也没有思考实力——与俄罗斯的赫尔岑和曼杰利什塔相比,这是两码事。
我看到当时人们谈论毛泽东伟大思想的文化大革命信件。如果有,诗人反映了那个时代,只反映了那个时代,只是一群为茅屋的形象做幻想茅屋的人,完全是一些比废墟好不了多少的精神和物质存在。中国诗歌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包括外国人,一些大大小小的汉学家,当时基本上没有能力区分寺庙和茅屋。我们能告诉他们政治之外的中国文学吗?我们能让他们取消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作为一个简单的审美标准吗?(当然,我并不绝对排除那个时代末的非政治写作和非现实主义审美追求,比如"今天"派诗人严厉的诗歌,是一种先进的诗歌作品。
然而,正是这样一批作品符合时代的节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当时读者的思想和行为是接受美学的两极。任何过分夸大其审美价值的评价都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诗歌作品被我们所说的悖论的平衡所衡量。它们的特点不是与时代脱节,而是恰恰相反。他们的诗歌外表和内涵与时代完全一致,完全一致。(反对所谓朦胧诗的人,是一些连这一点都不敢面对的官方语言思想的殉葬品。他们可以被排除在我们的讨论之外。)因为在那个时期,一些有良知的人和知识分子在诗歌作品中读到了对那个时代的分析和感受。虽然这些作品还是接近废墟的作品,但远未能与国外大师的作品和我们自己古代成熟的作品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