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流感病毒按NP的抗原性分为甲、乙、丙三类

时间:2022-01-18 22:0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1基本理论
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俗称流行性感冒。以急性起病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有呼吸道症状。该疾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性感冒、乙、丙三型病毒、甲型流感是最具威胁的。因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该群体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极易引发暴发流行,全世界至今已发生5次大流行和几次小流行,导致数十亿人发病,上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流感病毒按NP的抗原性分为甲、乙、丙三类。按照H和N抗原的不同,同类型病毒分为多个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变异是H、N抗原结构的变化,以H为主。小的变异(量变)通常发生在亚型内,叫做抗原漂移。猪流感病毒抗原变异速度快,可在2~3年内发生一次,而乙肝病毒抗原变异很慢。大型抗原变异出现的亚型(质变)称为抗原转变,它是H和(或)N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从而产生了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新的亚型。发生变异的病毒株叫做变种。流行性感冒病毒耐高温、酸乙醚、甲醛、乙醇、紫外光等。
被一株病毒感染可以获得2~4年免疫,但是这种特异性免疫常常无法抵抗由抗原变异产生的新毒株的再次感染,使得流感反复发生。因为流感病毒常常变异,每一次被感染的菌株也不一样,所以不同人群的免疫状况并不一致。
2基本知识
2.1流行病学
2.1..1感染源:主要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5天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为1周左右,在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2.1.2传播途径:病毒会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通过茶叶、食物、毛巾等间接传播病毒,也会传染。扩散的速率和范围与人口的密度有关。
2.1.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同一种抗原型感染后,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免疫,但类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
2.1.4流行特点:突发,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流行过程短。流行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冬季和春季。甲型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甲型流感病毒出现后,人群普遍易感并发生大流行。世界流感大流行平均每10~15年发生一次,每2~3年可发生一次。流感一般是局部流行或散发,也可能是大流行。通常只会引起散发。
2.1.5临床表现。
潜伏时间1~3天,最多4天,最短几小时。所有流感病毒引起的症状,虽然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是一致的。心急如焚,高烧,头痛,身痛,乏力,咽干,食欲不振等。有些患者有鼻塞,流涕,干咳等。
3诊断
3.1流行病学资料:冬季和春季是同一地区,1~2天内即出现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某一地区流行,应作为根据。
3.2临床表现:发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表现较轻。诊断方法主要是结合体征和X线检查。
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分类正常或相对淋巴细胞增多。继发性细菌感染通常是由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3.4治疗:对症治疗的方法有解热镇痛药物及支持治疗,同时还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四是防治。
4.1加强对特别是高危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和体弱病人)的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少发病,特别是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4.2根据监测资料,在可能发生流行季节之前,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教育,落实综合预防措施。
5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特别是暴发。
5.1控制感染来源。患者必须在1周内就地隔离治疗,或者在退热后2天离开。未在医院住院的,请戴面罩。实行单位流行集中隔离,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5.2阻断传染途径。大流行时期的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被禁止。外出时要戴面罩。为了减少传染机会,请不要在患者家里串门。房间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可以用食醋或者过氧乙酸熏蒸。患者使用过的食具、衣服、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晒太阳2小时。
5.3药物预防。目前有流行趋势单位,对于敏感人群,每天1次(儿童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减量),10~14天;或者利巴韦林滴鼻,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另外,也可以使用中药预防。
5.4接种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适用于年龄在6岁以上,没有疫苗禁忌症的人群,接种途径是肌肉注射或深皮注射,分为成人剂型和儿童剂型,成人0.5ml,注射1次,儿童0.25ml,2次注射,间隔时间≥4周。接种前,应告知接种对象及其接种对象、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问诊时,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有无禁忌,如实记录告知及询问,严格按规定进行接种。
要做好长期打硬仗的准备,还要做好药品等物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传染病专家提醒,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因此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传播毒力增加的可能性。不管是广大群众,还是承担防治工作的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都要克服心理松弛,保证了防控措施的落实。
社会大众要加强防病意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健康素质,以预防疾病和防治流行病。面对流行病,最简单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常常是最有效的措施。不管病毒变异有多大,只要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就可以筑起防御病毒的“第一道有效防线”。
对人类来说,疾病的流行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疾病抗争的历史。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是人类和病毒的又一场较量,它考验着我们的社会管理能力,公众的健康文明程度,专业的诊疗技巧,以及面对疾病的心态。如果我们有条不紊,有准备,冷静地应对,就能赢得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特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