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让中医更加传统“接”地气造福公众健康

时间:2022-10-20 22:5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复兴中医要采取问题倒逼机制
让中医更加传统“接”地气造福公众健康。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运动和变化之道,重点是研究人的健康和健康。“健康与疾病在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相互转化规律”。可以说是健康,是健康的方式。它涵盖了养生之道(上工治病)、保健之道(中工治病)、治病之道(下工治病)。它的哲学来源是中国原始简单的辩证法经典《周易》。《周易》强调,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一切都是一个大系统;宇宙中的一切都必须是合理的有变化,有相对不变的东西;视天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分别称之为天道、地道、人道;生活在天地中,要自觉效仿天地,择善而行。
目前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在哪里?因为我国有关部门和单位部分干部对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医药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萎缩;许多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无法继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濒临失传,缺乏中医理论技术创新;中医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医药资源严重破坏;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
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由问题推动而产生的,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支持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也是如此。要采取问题强制机制,将顶层设计与摸石过河相结合,勇于解决当前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中西医并重,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部署。它清楚地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即传统中医药即将崛起,中国中医药产业即将复兴!不仅如此,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科研工作中,要做到:研究创新不忘现实,全面交叉不失本体,融入世界不失传统,建设发展不离基础。
要做到“继承时发展好利用好”首先,我们要立足自己,不断提高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能力。铁也需要硬,必须认识新形势,把握新常态,适应新要求,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树立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敢于不做,迎接新挑战,站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顺势而为,努力在解决重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上取得突破。
按照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精神,坚持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西医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坚持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动中医药、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
要发展中医药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改革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专项建设是国家和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研究,推进重要新药、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发,加强重大疾病联合研究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研究。推进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价同行评价体系。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教师继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培训,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实践者”。“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和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打破阻碍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流动的制度和机制弊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发展”。
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规划、方针和政策,不要忘记初衷,我们就能始终如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将实现中医药的复兴和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