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检验医学进入“标准化”和“临床化”时代

时间:2022-12-01 23:11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检验医学”它是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应用型学科[1],不同于被动地向临床提供所需检查结果的辅助部门“医学检验”因此,需求是复合检验医学人才才,而不是技术人员。10至12个月的实验室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实验室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2012年9月,教育部将医学检查(101001)[2]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1010),改为医学实验室技术、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这一变化恰恰反映了现代医学实验室本科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五改四”这些技术实习生将于今年夏天进入临床实习。如何培养四年制医学考试本科生,需要每一位医学考试专业的教学工作者来考虑和探讨。
一个部门的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小组,选择最好的教师;实行专人负责制,有序组织分级管理
本科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副主任负责,总教师自上而下统一安排。各专业组选择一至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技师担任专业组教师,具体落实专业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件的部门甚至可以实施“一带一”教学模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谨慎求实,从容、熟练、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同时,由于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对个人和部门都非常有利。实习生数量多的部门可以从学生中选择一两个,帮助教师管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注重岗前培训,特别是要树立实习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因此,对于一批进入部门的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必须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实习生进入部门的第一天,由部门主任监督,教师负责安排教师学习实习生的规章制度。当然,包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注重生物安全培训[3],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实验室生物安全与人身安全有关,医务人员应有效加强生物安全意识,不能“重测轻防”。因此,部门有责任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前参加生物安全培训课程,并在日常工作中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实习生在整个实习阶段保持生物安全意识。
结合高校实纲和部门实际情况制度
定级教学计划,明确各专业组必须掌握、熟悉、了解实习生的内容,即使完成实习任务,也要注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实习生需要学会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合适,符合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4],需要深入研究,涉及各个方面。
1.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重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质量是检验工作的生命线。每一个结果都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直接相关,与患者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质量第一”[5]的概念。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理论学习,本部门每周专门安排质量控制专题讲座。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越来越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各种完善的检测系统在检试部门得到了普及,这无疑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准确性。但它可能会让实习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觉得他们没有学到知识。因此,要求学生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工艺,了解仪器的操作过程,提高对测试结果的随机判断能力,加强手动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6]。
3注重报告单审核发放能力的培养
实习生无权发放检验报告,但作为一年后的检验人员,实习期间需要对学习报告进行审核和发放。本科安排各实习生观察各专业组最后阶段教师发放的检验报告。具体包括结果前后比较、异常结果复查登记、急诊结果优先、危急值处理流程、检测后标本保存等。
4.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测试结果的能力,注意与临床沟通
检验医学已经进入“标准化”和“临床化”时代[7]。在规范学生标准化操作的同时,注重培养临床诊断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遇到一些特殊、矛盾的检测结果时,首先要自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然后主动与临床沟通,如实反映,与临床医生分析标本采集是否有误,结果是否与临床治疗和用药一致,对每个标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