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在职培训课程的理论

时间:2023-03-10 23:15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参加在职培训的学生大多来自一线军队,这是军队医疗保障工作全链条的终点,也是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前沿。维护和促进官兵的身心健康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此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疾病来源、医疗设备、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加上疾病、检查仪器、药品类型难以为卫生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导致卫生保障人员业务水平停滞,甚至出现“不退”现象,因此,在职培训对基层军医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在职培训教学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不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标准不变)、不变(学生水平不同)”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学生不愿学习、教师不愿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如何真正体现在职培训的价值,发挥在职培训的作用,值得深思。为此,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进行了大胆尝试,采用了“以变应变”的在职培训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职培训学员的特点
1.1医学背景和任职层次复杂多样
参加在职培训的学生有的是刚毕业一两年的本科生,有的是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军医(航空医学),甚至是医院(队)负责人;有的学生主要负责单位内科的日常工作,有的则负责外科工作,有的则从事眼科、超声等专科工作。学生的医学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也不同。此外,绝大多数学生长期离开学校,需要一个适应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1.2专业知识相对薄弱
在职培训学员主要从事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掌握基本的应急技术。但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因素,业务水平有限,动手能力弱。在教研室组织的课前考核中,发现很多学生无法按照标准完成一些临床常用、操作简单的检查,如眼底镜、裂缝灯、额镜等。此外,对于基层部队最常见的运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学生甚至没有掌握最基本的体检(没有仪器)。1.3知识需求更直接的在职培训只有三个月,航空航天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时间更短,只有一个月左右。在课前讨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航空航天临床医学课程的期望较高,学习热情充足。他们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希望通过培训学习实用的医学知识,掌握真正为军官和士兵解决实际健康问题的能力,如军队常见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和相关的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方法,但对偏向基础、过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关注较少。
过去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22
2.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诉求不一致
过去,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在职培训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包括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外科等,重点关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相关疾病,专业性强。然而,对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的教学相对较少,学生对后者的知识需求越来越迫切。此外,过去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在职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需要,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情。
2.2临床实践内容与部队实际工作脱节
过去,在职培训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隐斜视检查、前庭功能和耳气压功能评价、下体负压和立位耐力试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这些检查只能在系统医院、医学鉴定中心和体检队的单位进行,但不能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如裂缝灯、眼底镜、前额镜、电子耳镜、理疗仪等基层单位标准配置仪器的使用对学生来说更为实用,我们的实习课在这些内容的安排上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学生往往对这样的实习课不感兴趣。
2.3教学手段单一
在以往的在职培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主要的。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但并不能真正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此外,考核形式主要是笔试,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后者是医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单一的教学和考核方法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