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

时间:2023-03-19 23:16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1.麻醉方法的选择
正常情况下,在鼻内镜治疗麻醉过程中,主要采用局部麻醉。一般来说,麻醉效果差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复发、筛窦骨质增生等病人。对于高血压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出血,采用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有效降低出血症状。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作者得出局麻与麻醉技术本身有很大关系。手术前,首先要消除病人心中的恐惧。在麻醉过程中,特别是将棉片放入患者的蝶腭孔、筛顶、嗅裂和中鼻道。如果有麻醉效果不好的病人,大多是因为棉片的位置不对。一般来说,粘膜表面麻醉后,在上颌窦、钩突基部、中鼻甲后端、鼻丘、蝶腭孔等自然开口周围粘膜下注射其利多卡因也非常重要。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将药物注入粘膜,以免药物流入患者咽部,引起患者恶心。此外,在麻醉过程中,即使少量麻醉药物流入患者咽部,也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对于敏感性疼痛患者,强化麻醉可作为手术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以提高麻醉的临床效果,如50~杜冷丁+2.5,100mg~氟哌啶5.0毫克。对于心脑血管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仅要加强麻醉,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常规心电图监测,不仅安全,而且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
2.手术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般在手术过程中,钩突的切除是关键之一。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笔者得出结论:完整的钩突切除术,不仅出血量少,而且在后续手术过程中也相对顺利。影响术后效果的关键是:上颌窦开口的处理。因为,在手术中,首先要正确识别上颌窦口。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识别:手术中使用弯头吸引管,同时检查和吸引;利用吸引探头按压上颌窦内壁粘膜,可有效看到脓性分泌物、气泡等;清理窦口估计位置的残留粘膜和骨片。有时,如果钩突切除后下缘粘膜过多,粘膜会漂浮,甚至卷入上颌窦口,造成堵塞。此外,钩突末端的残留骨片经常下沉并向外移动,堵塞窦口;如果真的很难识别,可以从鼻道穿刺,向内注入生理盐水,这样表面就可以看到液体流出,可以识别为上颌窦。上颌窦口处理:手术过程中,其窦口主要扩大约1.5cm×1.0cm。但是,尽量保持窦口上缘粘膜的完整性。
3.中鼻甲的有效处理
长期以来,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主要体现在部分组织是否保留和切除。从生理功能的角度来看,中鼻甲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是鼻内镜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通常,鼻内镜手术患者在随访期间,虽然手术腔引流顺畅,但窦腔仍会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沉积,主要因素是:鼻内镜手术过程中患者损伤鼻腔正常结构,特别是中鼻甲损伤、正常纤毛运动和传输功能,最终形成较大的鼻腔等。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得出结论,患者在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对于发现有病变的中鼻甲,应进行部分切除或成形术。正常情况下,中鼻甲的部分切除只针对外侧切除,内侧部分需要保留。如果患者的中鼻甲正常,但在手术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其进入,可根据情况切除中鼻甲的后半部分。
4.鼻中隔偏曲的适当处理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通常伴有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偏曲,与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这不仅增加了手术中的操作难度,也是术后鼻粘连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同时进行鼻中隔矫正。
5.术后随访
鼻内镜手术后,这只是治疗的一小部分,术后随访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术后复查主要是及时清除鼻内镜下的痂、囊泡、肉芽,打开粘附部位,疏通鼻腔通气、排水等功能,直至手术腔粘膜上皮化。通常,如果患者忽视术后随访复查,是导致鼻窦炎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及时的术后随访和治疗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