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训的质量

时间:2023-04-08 23:21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1.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现状
中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这是不合理的。
1.1核心课程建设的不足
公共课程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外语。本课程设计不合理,一是课程太少,二是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同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如急诊医学、临床试验理论与应用、影像医学理论与应用、临床药理学、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与许多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当然,它们是当代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然而,为了完成学分,一些学生只选择一些考试成绩好的科目,因此没有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应该指定什么样的亚专业必须学习,包括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学计划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遵循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对临床医生所需的临床技能和专业态度缺乏培训。要知道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模块体系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相似。大多数公共必修课程已在本科阶段学习,并由各教研室自行组织实施。缺乏系统性和标准化,涉及临床医学前沿进展的课程内容很少[1]。
1.2核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应从根本上改变,以满足新时期国家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最终保证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训的质量,保持医疗卫生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强调“坚实、慷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位课程按一级学科培养要求设置,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开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代医学模式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障碍,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开设跨学科课程,反映当代医学科学的前沿,启发创新思维高水平课程和综合专题讲座,逐步形成能够反映医学发展主流,符合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2]。应将与医学二级学科相关、密切相关的学科列为公共必修课。康复医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把无用的课程拿走,逐年补充能反映当代医学发展的科目。只有这样,医学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建设才能逐步完善,适应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这样,研究生可以拓宽基础,全面掌握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和新进展,从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为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康复医学教学现状
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约为30万[3]。但目前,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康复人才很少,懂得康复医学知识的临床专业研究生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本科阶段。虽然各学校都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但康复医学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疾病的治疗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的多种疾病。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逐一讲解,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康复医学教学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各学校尚未将其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值得深思。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康复医学教学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各学校尚未将其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