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时间:2023-04-30 23:21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护理人员是社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的人才之一。培养更专业、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是当前护理专业需要重视研究的课题。在具体课程实践中,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创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护理专业毕业生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1.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护理专业涉及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护理技能等,包括临床护理、社会护理等不同类型,高校应用人才培训,人才培训目标相对广泛,专业特点不明显,影响学生护理核心能力的培训。
1.2课程体系专业不突出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在课程进度安排上,学生首先要学习普通课程和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接触时间较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实践内容较少,影响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相对较差。
1.教学与考核方法及手段单一
据分析,在我国护理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很大比例,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教学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期末考试,忽视了学生的主要地位,影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讨论
2.1.制定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的发展阶段,护理专业教学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遵循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原则,分析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2.2.注意护理课程的优化设置
首先,重组护理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许多高校重组了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学课程优化中,可以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理念,合并或补充原学科,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满足当前情况下护理工作对人员的具体要求。其次,以学生为导向,优化临床课程设置。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护理课程分为老年人、成人、母婴和儿童护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临床教学活动主要按分类进行,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学管理和教师建设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发展中,可以优化临床护理课程,增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注重将学生沟通能力、护理实践能力、健康理念等方面的整合,满足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
2.3重视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护理专业实践性强,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在教学改革的实施中,要把护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作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校园培训基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培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在教学后期,可以安排学生到医院实习,了解真实的岗位环境,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角色。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原有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或独立学习的形式,深入探索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积极引入先进的基础训练魔力,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实践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护理专业教师中,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一方面积极加强专业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加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临床学习,加深与校外医院的合作,加强教师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优秀医务人员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对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提高实践课程教学的效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确保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