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最明显的区别

时间:2022-08-09 22:43 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点击次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复杂而难以完全根除的犯罪社会现象。在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量刑标准。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立法中建立严格的定罪量刑制度,即犯罪构成和量刑标准。
一、醉酒驾驶行为社会危害性
根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事故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与酒后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占50%~60%。在事故死亡原因中,酒后驾驶已成为最明显的。我国每年造成数万起交通事故的原因是酒后驾驶,50%以上的人员死亡与酒后驾驶有关。2018年1月至6月,我国有1000多人死于酒后驾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这些案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酒精悲剧不断酒后驾车施加刑罚的呼声。各地区公安机关也加大了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开展力度,全面预防重大交通事故。
二、入罪的意义
(1)减少恶性交通事故
一旦有一种行为被列为犯罪,它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刑事后果。在各种刑事后果中,最严重的是惩罚。我国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犯罪,但也由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组成。
就酒后驾驶行为而言,目前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此外,对个人的行政处罚意义不大,酒后驾驶行为可以有效预防[1]。惩罚非常严厉,将某种行为列为犯罪,表明该行为鄙视社会秩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刑轻民,惩罚的威慑作用相当明显。根据过去“严打”效果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稳定,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感。因此,不难发现刑法具有行为监管功能。国家在法律上增加酒后驾驶行为,可以让人们自觉避免这种违法行为。酒后驾驶行为风险极高。将这种行为入罪,可以达到风险监管的目的,达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减少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中国把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公平正义、诚实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必须共同努力,全面消除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在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中,酒后驾驶行为非常严重,犯罪可以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帮助。
首先,中国的酒后驾驶行为不仅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而且对国家的神经也产生了影响。大量公民对几起影响很大的酒后驾驶行为感到关注和愤慨,表面上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贫富之间也存在差距和仇富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学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是因为中国的财富通常与特权有关。在中国,汽车表明不再属于奢侈品行列。然而,根据几起严重事故,它们都是中高档汽车。因此,驾驶通常具有心理优势[2]。同时,由于我国执法存在问题,往往可以避免惩罚。如果酒后驾驶行为被犯罪,可以安慰人民,降低车祸发生率,安慰醉酒人员及其家属,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三)犯罪和文化引导
法律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法律本身就是文化规则化的形式,是制度认可的。这样,立法的基本原则就体现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总结形式或纲领上。对于文化立法领域,文化立法原则的确定是总结、回顾和展望我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现状和方向,从而把握其细节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判断主流文化思想体系、不同文化形式和关系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文化方向的标志和规定,明确文化立法的基本原则。当前时代,各种文化观念和思想倾向于相互反思和借鉴,各种刑法的发展也如实反映了当前社会意识的转变,对违法者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剥夺行为进行了正式制裁。某个时代或组织的社区应当认定这种正式制裁,这是社会道德态度的充分体现。因此,刑法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结构或意识的变化。
(四)入罪和道德规范
道德与法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内外约束。有人提出,有人提出,道德与法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内外约束。“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根据这一理论,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影响和转变。刑法的一般预防和教育功能主要是外部加强教育,通过内化向正常行为习惯转变,从而实现作用的发挥。酒后驾驶行为,可以在外部强有力措施的实施下,使人们拒绝酒后驾驶行为作为行为习惯,即外部法律被迫内化为道德,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酒后驾驶行为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安全,而且对他人构成威胁,不在道德行列之内。可以从简单的外部刑法中禁止酒后驾驶行为,实现外部刑法和内部道德的共同约束,在新的道德规范中增加驾驶不喝酒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主张严厉打击酒后驾驶,特别是酒后驾驶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处罚措施主要是行政处罚,难以有效应对造成酒后驾驶行为的交通安全风险。将酒后驾驶行为入罪,可以有效打击酒后驾驶事故,根据刑法规范酒后驾驶行为,尽量减少酒后特别是酒后驾驶行为造成的事故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