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历史角色

时间:2024-05-22 23:3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多媒体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改变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使教材中生动具体的史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加深理解。历史的三个要素:人、物、事。学习历史是从感知历史开始的,即感受历史名人顽强斗争的历史事实;感受历史遗迹的庄严;感受历史事件的跌宕起伏,最终形成从人、物到事件的完整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方式,可以连接历史上的人、物、事,在教室里感受真实的历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历史情境的方式如下: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历史角色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人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研究历史名人的目的是客观评价历史名人,为现实提供参考和思考。我们不能真正回到历史名人的时代,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洋务派,也是保皇派;它不仅是维护清朝统治的战士,也是避敌自保的退败者。因此,在评价时,可以整理他在洋务运动、海防之争、中日战争、革命派论战阶段的言论或故事,结合ppt、cooledit、狸窝转换器软件制作成微课,讨论他扮演不同角色时的影响。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历史场景
 
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度展示历史遗迹,让学生与历史面对面接触,既能降低学生对历史的距离感,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游览历史遗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和触摸“真实历史”。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节课都进行现场教学,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再现历史,让学生穿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进入历史现场感受历史。在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为了揭露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可以编辑傅文俊先生拍摄的照片集《十二生肖》、《万国园记》中的一些图片,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或flash软件制作历史短片,是民族屈辱史的见证,使其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场景,与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形成巨大对比,导致强烈的情感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和今天。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历史进程
 
历史名人和历史遗址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历史事件,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人类从事各个时期的社会实践,都需要基于现有的历史条件,都需要从相关的历史经验中学习。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是从古代中学习现在。教师可以使用教育技术软件,通过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例如,在描述日本侵略中国的深入过程时,这个过程可以结合ppt和photoshop软件进行动态图片和地图显示。当推广到每个闪光区域时,适度链接日本暴行照片,直观地展示日本入侵的粗暴和罪恶,增强学生对日本入侵罪恶本质的理解。这种设计不仅生动地解决了困难,而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问题探究场景
 
中高考试题大多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综合考察学生分析材料、整理史实的能力,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造,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多做积累,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收集大量史料、如何呈现史料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缩短教师收集各种史料的时间,重点选择典型有启发性的史料,构建问题探究场景。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课时,我们可以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借助“中国在巴黎和会”、编辑《北洋军阀混战》等纪录片,将学生带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激励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顾维均,你将如何维护中国的合法权利,使中国不受大国的控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历史场景,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历史课堂只是改变了历史教学的呈现形式。避免反客户,盲目从事历史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忽视历史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上的具体应用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有的历史学科知识,从现实出发,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