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

时间:2024-12-28 03:3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它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体系。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后代能够可持续发展、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千万不要吃祖先的饭,切断后代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关系,又有差异。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思想,也是人地关系的最高道德水平。运用科教手段,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世界上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短缺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方面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更系统、更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人地关系和谐理论的地理教育理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地球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表明现代、科学、系统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益完整。
2.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类行为的深刻变化。公众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管理者;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大军全体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鼓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改变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行为,积极促进社会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和日常行为活动开始。然后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1992年8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27届国际地理会议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战略提出统一和标准化的要求。拓宽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使其全面、全面。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相对于其他基础教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的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