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曲牌的调式功能自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时间:2021-12-30 19:16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清戏曲牌的种类及其演奏表现。
湖北清戏属曲牌体剧种,它继承了弋阳腔、青阳腔的唱法,其唱法都是以“锣鼓伴奏,不备管弦,一人主唱,一曲是一曲「鼓声」,意为表现乐曲的舞台音效的呈现;「鼓声」,一方面相对于「击节以鼓」。
湖北清戏在曲牌的具体运用和表现特点上,大致分为五类。也就是“红袄”、“江头金桂”、“驻云飞”、“锁南枝”、“北调”五种类型。五类曲牌均由多个曲牌组成。和“单音部”、“双音部”以及多个曲牌组合体系;以“合唱团”为单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剧种,用于舞台表演。以此反映各种曲牌的表现表现。
一般说来,“红棉袄”一类的曲牌,适合表现多种情绪,用得比较多。《江头金桂》类多以生、旦二行之用,而且旋律好,唱腔好。《锁南枝词》的曲牌,其旋律优美,但是,在乐曲中常常出现“眼起而落”和“开板开唱”的腔式变化,无疑是凭添了许多戏剧性因素,所以,它就有了"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例如《拜月记》中的蒋世隆,《抱装盒》中的陈琳,《贾氏扇坟》中的贾氏等唱的《锁南枝》。而且在《北调》类甚至其它门类的曲牌中,也常常以征调转到宫调,再由宫调转到征调。此种宫位、征候交替现象的出现,使曲牌更具稳重、刚毅的特点;如《青梅会》中关羽唱的“玉芙蓉”和《鹦鹉记》中所唱的“玉兰”和《鹦鹉记》中所唱的“白玉兰”等,使曲牌更加具有稳重、刚健的特点;“青梅”中,关羽唱的“玉兰所以,《北调》类曲牌等曲牌等曲牌都是以“高亢,刚劲”为其主要特色,多用在红、白等演出剧目上。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关公戏《渭桥挑袍》、《关公训子》等,都是以【北调】演唱。
曲牌的调式功能自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理论上,调式是音乐的灵魂,构成了乐曲的核心,“在音乐的敏感部位,具有宝贵的变异性和多可性”(刘正维《民族音乐新说》)。就戏曲音乐而言,无论是曲牌体音乐还是板腔剧种音乐,对它的调式要求都非常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曲牌体剧种的音乐调性要求更显重要。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种调式对于板腔乐曲的意义,仅仅是因为曲牌本身就没有象板腔一样丰富、多样的板式,节奏,节拍,速度等等,它是由变化多端的板式,节奏,节拍和速度所产生的戏剧性表现功能。所以,优美的歌谣与抒情都成为了曲牌剧赖以生存、体现其价值的关键,被人们称为“歌唱性,抒情赢人”。并且对功能进行调整,如可变型、终止灵活、多变的色彩色彩等,无疑成了构成和强调这一“唱性、抒情性”旋律的“中枢神经”,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刘正维《民族音乐》)。特别是由调式所组成的音乐色彩功能,都是反映曲牌本身类别和类别表现性的主要手段。
湖北省清戏曲牌的音色表现形式及其所形成的旋律形态,都与其流布的地域、方言、唱法、唱词结构等有直接关系。它的“地域不同,音韵不同”,加上不同的演唱习惯和独特的“滚调”插入、结构变化等因素,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以往曲牌曲牌的旋律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会导致“曲牌名称相同,曲调非常不同”。这种情况不只是清戏,举例来说,弋阳腔体系中的剧种都有类似的情况,这应该是弋阳腔本身所系的“错用乡音,改调歌”的特点。这样就必然会影响曲牌的音调形式随旋律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其浓厚的地域特色。《湖北清剧牌》的曲调形式虽具有共同之处,但因其流行地域,如襄阳、钟祥、麻城清戏等,有具体区别,各地语言有“大同小异”的变化,各地区的语言都有“大同小异”之分。总体而言,以下五个调式分类是:
1.宫调班。
宫调曲牌的主音都是“宫”音(do)。以保留方言特点、演唱通顺、平仄分明的宫调组成的清戏唱腔,是以落音规则、保留方言特点、唱法为基础的清戏唱腔。最终结束于调式主音“宫”。其中包括:【甘竹歌】、【解三醒】、【苦相思】、【刮骨令】、【马不停蹄】等。
2.商业调剂课程。
这类曲牌以“商”音(re)为主音,按照文词内容,分段进行曲牌演唱。不论是上句的帮腔,还是下句的半结束时,落音都围绕“商”音来突出商调的特点。因为这类曲牌,它的颜色和音韵,比明朗开放的宫调更为委婉、沉闷,故多以表现感叹、忆说等情绪为特征。这些因素中有:【普天乐】、【清江引】、【月儿高】、【宜春令】、【四朝元】、【念奴娇】。
3.角调类。
角调式的音符是以“角”音(3)所组成的,不论其曲(腔)形态、句式结构、节奏、节拍变换和旋律进行,都有它的特色。例如主音符“角”,它上面纯正四度的“羽”音(“la”)和下面大三度的“宫”(do)音之间,乐曲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调式主音交织出现,使角调的旋律和风韵,既不象宫调式那样沉稳开朗,又没有商调那样凄凉凄凉。其以“角”音为主,在沉稳中显出沉稳,在沉闷中抒发悠扬的一曲风韵。这类由“角”音组成的角调,一般戏曲声腔不仅很少,而且在浩瀚的民谣中也比较罕见。而戏曲曲牌,尤其是昆曲与京剧曲牌,声腔的运用,却显得尤为重要,以抒情、抒情为主,形成了许多极具代表性的“角腔句”。这样就形成了“角调不多,角腔众多”的独特特点。但是在清戏的运用上,角调却常常以表达思绪、怀旧、悲哀等性格。例如:【二郎神】、【狮子序】、【莺集春】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4.征调类。
清剧牌中的音符主要是“征”(5)音,所用的音符是清剧牌中数量较多、用途广泛的。这一类也是根据音调、音调、音韵的规范,以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按照曲牌旋法特征来构成唱腔的类别。因为它的旋律以级进为主,因此具有轻柔委婉、平稳舒缓的特点。因此,它不但擅长表现情意的倾诉,也适于刻画骨肉之苦;既有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又兼备曲律寓情的风韵。例如:【玉娇枝】、【花园好】、【驻云】、【江头金桂】、【渔家乐】、【古轮台】、【锁南】、【北调】。
5.羽调类。
清戏中以“羽”音(la)为主音而成的曲牌,既有别于欧洲乐曲的小调子,又区别于蒙族羽调所特有的草原风格。这是融宫调式之庄重,取征调之委婉,而且刚柔相济,以柔见长,傲立在清剧牌中独具风采的一类。例如《走雪》中的羽调曲牌【江阳韵】,它的音轴上的音符,特别是上面的小三度(“do”)和大二度的征音(“sol”),不断循环地交叉在调式主音周围,以突出“羽调”的核心作用。使得多变的音型节奏,起伏悠扬的腔调,以及独特的幕后帮腔,与之相呼应。它的主音“羽”处于五音式的主导地位,像连珠的金线贯穿全曲,分外奇巧。例如:【江阳韵】、【桂枝香】、【山羊】、【红绸】、【大红布】等。
这五个音调既是清剧牌构曲曲调的核心,也是音乐色彩表现的趋向。清剧牌的综合表现功能是由速度、强弱关系的搭配和节拍长等音乐元素组成的,形成了湖北清戏特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