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两人转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2-05-07 07:18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研究和讨论两人转向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将两人转向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从原来的艺术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审美水平,即艺术哲学水平,因为美学被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称为艺术哲学。
哲学代表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个高峰。
具体来说,两人转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民间性
著名二人转理论家田子福在《二人转本体美学》一书中将二人转为民间剧诗。他指出:东北二人转语言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它复杂多彩。一般来说,不容易全面解释。‘民间诗歌’不一定是农民自己创作的,但它确实是一部‘民间作品’,包括民歌、民歌、短诗和二人转‘歌词’,包括‘诗体故事’。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诗歌,但却充满了诗歌的乐趣。为了加剧诗歌的情感,必须作为诗歌来写。(《二人转本体美学》第277页)
民间剧诗的核心是它的民间性,也就是王晓先生说的:过去两个人的歌词有的长达300句,短的二三十句,一般都有二三百句。今天大部分都在一两百句之间。一、二百句歌词真的不容易写风景、人和故事,要有技巧。艺术家要求唱好歌词,要有实惠的歌词、骨头话、心段、喜兴词、活动篇和优美的句子。这是艺术家多年演唱的经历,可以从中学到一点道理。(《土地美学》第39页)
二人转剧本的民间性要求其表演艺术也要与民间审美特征相匹配。因此,二人转表演艺术属于民间艺术范畴,即草根文化、民间艺术,而不是精英文化、优雅艺术、下里巴人而不是春雪。
因此,两人转表演艺术的土野性、通俗性和简单性都是以民间性为根的。这一民间特征在赵本山、小沈阳等两人转表演艺术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二.地域性
作为东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满了地域特色。它被称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东北人
众所周知,地域文化是民族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人很容易成为世界,这是其他国家的关注。(鲁迅全集第12卷第391页)
改革开放后体的地域审美特征决定了其表演艺术也必须以地域审美特征为神髓。这种地域性不仅体现在东北性上,也体现在东北三省的不同地域性上。所谓两人转的四大流派:南靠浪,北靠唱,西边讲板头,东要棒。也就是说,以辽宁营口为代表的两人转以舞(浪)为重;以黑龙江北荒为代表的北路以歌唱为主;以辽宁黑山为中心的板头瓷实为重;以吉林为代表的东路以五颜六色的棒为重点。这种地域审美特征还在继续发展。以北派二人转表演艺术为例,从徐生、吕鸿章(大彩霞)、胡景歧(胡二浪)、蔡兴林(粉蝴蝶、二人转梅兰芳)到改革开放后的黄启山、张野、刘劲松、刘秩等。,他们都以鲜明的黑龙江北派二人转向地域审美特征取胜,即以粗犷豪放为主。
三.创新性
任何艺术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以创新发展的审美特向表演艺术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艺术辉煌。以黑龙江两人转向的表演艺术为例。在《傻子相亲》中,张烨以精彩的说话、唱歌、使相赢得了世界第一傻的美誉;黄启山在《猪八戒拱地》中以精彩的边缘艺术赢得了世界第一猪的美誉;在《猪八戒怀孕》中,刘惠秩借鉴吸收了众多姐妹艺术的表演手段,成功塑造了活泼可爱的猪八戒艺术形象,以表演艺术的创新为生命和灵魂。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创新是两人转向边缘艺术审美特征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