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形成原因
时间:2025-01-14 23:4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形成原因
1、教材知识的衔接存在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材的母体,教材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映形式和集中表现。教科书是一本重要的教科书。教科书是一本具有特定意义的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满足教学特点和需要。
湖南省祁阳县小学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湖南省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英语(新目标)》。两套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材本身问题不大。然而,由于这两套教材不是一系列教材,词汇、句型和语法并不是完全循序渐进的。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英语(新目标)》七年级第一卷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本零起点的英语教材,而湘少版六年级英语教材的知识难度也超过了七年级第一卷。
在词汇方面,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困难或不常用的词汇。比如四年级的cracker, scooter,croak, pail, saucer, spray, stall, toad;五年级的snap, sticker, wink,chimney, kennel, spill, vehicle这些词在初中教材中没有涵盖,而初中教材中的许多生词早已出现在小学教材中。在语法方面,小学教材中涵盖了几种时态,包括现在、现在、过去、未来,甚至困难的现在完成,以及其他常用的基本语法,其中一些语法作为关键知识反复呈现。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课Whoo was first?第6课Was it in the wardrobe?Benny第九课 took my ball.Where第10课 did you go?What第11课 time did you see him?第12课I came by plane.第十四课Peter made a kite with paper and bamboo.这七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围绕着过去的语法项目展开。而过去一般都是在初中八年级上册作为全新的语法内容呈现出来的。可见,这两套教材的知识衔接并不完美。
2、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目标缺乏了解
解读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小学、初中各年级的英语课程目标是循序渐进的,从低年级的听说到高年级的听、说、读、写并重。
然而,一些学校或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反。教育管理部门、部分学校和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目标认识不足,评价方法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问题。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以考试为指南针,采用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因此,一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厌学。同样,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初一开始就以高考为指挥棒,课堂教学内容枯燥,缺乏科学合理性。
3、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校际交流
因为中小学除了生源输送之外,在教育领域似乎没有利益冲突。因此,有相当多的“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即使是在同一个教育管理中心管辖的同一个城镇的中小学,也很少组织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理解上很少有沟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