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人品与画品的内在联系

时间:2021-10-28 10:26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文风与文艺家的精神个性、思想个性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他非常欣赏法国批评家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认为风格是文艺家“精神个性”的“表现”。Bilinsky还强调,一个好的作家总是会在他的作品上留下他的个性和精神上的独特性。
清画家金农的《扬州八怪》以画梅而闻名。金农,字寿门,曾为博学鸿词科,后任京师大学士。情绪低落,于是走遍了四面八方,走遍了大江南北,走遍了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四川、四川、扬州等地的诗文,卖书画最久。一辈子衣食无忧,晚年老穷死。
其“冷香图”,可反映出其画梅艺术的特点。画直,纵91.6厘米,横49.4厘米。此图与普通老树新枝,繁花满幅不同;与那一种枝条横斜,花疏落亦有区别。图画以石墙的一角展示,数棵梅花竞相开放。但是,梅树所能看到的并非梅树的全貌,而只是高高在上的树梢和突出的墙边的枝条,我们称之为过墙花。又往墙脚望去,一路上,已有好几个被风吹落的花和散开的花瓣。道路上没人,却一阵风吹过,幽香飘荡,唤起人们的遐思,不由得想起陆游所著的《咏梅》诗:「零落泥为尘,只有香」。
此画笔法娴熟,给人以粗犷的感觉。墙边有几条细线,梅花用墨水勾圈,墙瓦也没多着。谈到墨色,简洁而有层次感。浓墨重彩的树干,中墨瓦,墙脚,淡淡的墨迹,经过白宣纸的烘托,妙趣横生,妙趣横生的江南粉墙灰瓦。构图上,也体现了作者的独创性。纸幅直式,墙、墙、间稍作折折而斜上;梅主干直立,枝干横斜,有的越出墙外,在变化中求统一,令人感叹画家立意新奇。图上作者题字,可见画中的寓意:“数树梅破俗,寒香亦称清贫。旧家门不改,莫道此中无人。”这幅作品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雅致的意趣,而是一种不拘一格的主张,和一些有别于世俗的生活准则。
号板桥,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学者、文人。年幼丧父,家贫,靠乳母养育。应试人员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任过十二年七品县官。之后帮助农夫胜讼和救济灾民,得罪豪绅罢官。从此以后,又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劲竿凌云图》中,郑板桥竹竿三五,瘦石一块,画家有一幅长长的题字:“……竹之体,瘦劲孤高,一位士大夫的气度。因此,板桥画竹,不是竹写神,也是竹写生。瘦劲孤高,为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石而不施于石,是其节也;其主张的是“骨瘦如柴、孤高无畏”、“高傲的气魄”,注重“节”、“品”。这样等等,都是借物抒情,表现画家的精神追求。这样就赋予了比较单纯的题材,丰富了社会内涵,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此画的精美程度也很突出。绘画中的题跋,都是由右向左写,郑板桥却一反常规,来了个从左到右,而不是在画幅空隙中写,而是写在竹石之间。整个画面中,对劲竹凌云,不但无伤,而且大大增强,自有一种苍茫感。这一点,清人秦祖永在《桐阴画集》中曾作过评论:“一款题随意排列,另有别趣,惟独无俗格。”款题书法,以隶参入楷,刚柔并济,清新奇特,郑板桥自称“六分半书”。行款生动自由,不是一行行笔直,而是大而小,正斜斜,疏密密,参差高低,轻巧穿插,如竹林漫步,自由自在。有些人把板桥书法称为“铺街石”,这是不无道理的。他的书法与他的画一样,既有传统,又富有创造性。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就其画论而言,可说是最杰出的代表。出售绘画,只求生存,不求高价取利,达官贵人想要他的字画是不容易的。有一句名言:“凡吾画兰画竹,为天下之劳民,非以天下之安享者也。”其绘画主题虽不够宽广,却都能很好地把客观客体与主观感觉融为动人的艺术意象。他们学传统,却反对模仿前人,主张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其文学创作亦是卓有成效,对民间疾苦的描写颇深。
单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断言:人品即画,品画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