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4-02-04 15:5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国家认同是指个人对国家价值或期望的心理接受,并将其外化为行为的实践活动。它是个人对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1]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家认同体现在个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可和继承、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依恋、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可和忠诚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和实践上。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意识。只有当个人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并将自己归属于国家时,才能关心国家利益,自愿对国家发展负责。
 
可见,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舆论基础,个人对国家认同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遏制中国发展、分裂新疆的计划。国内外“三股势力”以学校教育为渗透重点,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分裂渗透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是建设和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和宝贵人才,肩负着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建设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历史责任。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对新疆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是新疆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影响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因素,准确判断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汇聚的地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新疆宗教氛围浓厚,高校周边环境复杂,学校教育管理难度大。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和办学方向都决定了学生不能信仰宗教,但仍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地保留着宗教思想和情感。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学生简单的宗教情感进行煽动和煽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受到极端宗教思想的诱导和侵蚀。截至2015年底,新疆常住人口为2360万,信教人口为1200万(其中伊斯兰教民约1130万),占新疆人口的50.8%。新疆宗教活动场所总数为2.48万所(其中清真寺2.44万所),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成人、技工学校)总数的4.8倍。宗教活动场所神职人员2.93万人,是新疆高校专职教师1.94万人的1.5倍。[2]
 
今天的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复杂的校园环境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新疆一些大学周围有许多清真寺。一旦监管跟不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多次禁止进入清真寺、在校园从事宗教活动、穿宗教服饰、做乃麻孜、封斋等现象。一些地下讲经藏在校园环境中,宗教极端分子通过极其隐蔽的方式讲经。社区派出所、综合治理办公室等部门首先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的监管,防止“三股力量”通过互联网传播“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等极端思想;其次,要加强校园周边出租屋的管理,防止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出租屋开设“小餐桌”,传播高校食堂“不清真”的谣言,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聚集用餐,传播分裂思想,使出租屋成为“三股力量”的“黑课堂”;三是加强对校园周边书店、报刊亭、复印店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非法视听产品和宣传品的销售和传播。
 
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教育的过程。目前,新疆高校实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认同教育效果往往在周边复杂环境下降低。新疆各大高校每年寒暑假都要实施封闭措施,要求学生离校。在三个月的假期里,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么回家,要么外出打工,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自由放任状态。特别是在南疆,工作机会少,文化生活贫乏。受浓厚的宗教氛围或故意传教的影响,大学生难免会接近宗教。因此,新疆高校可以向一些内地高校学习,增加寒暑假的“小学期”。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新疆地区形势和民族宗教发展史,接触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认知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份意识,自觉认同国家,维护新疆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