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多学科联动,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时间:2024-03-14 19:4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多学科联动,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1.德国:企业内部培训为主(work-based),职业学校教育为辅,政府激励为主导,行会约束为保障的“双元制”培训模式
 
倡导精湛的技术和技能是德意志民族的传统,因此德国更注重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深度参与[1]。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主要承担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的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生产线锻炼的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学生每周进入企业接受3至4天的技能培训,并在学校参加1天~两天的知识理论研究。德国职业大学并不是理论研究的唯一主体,其主要任务是配合企业的需要,开发和开发新技术和新技术。
 
德国联邦政府通过政策主导、立法规范、财政补贴等行动,有效减少了非营利性学校与盈利企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摩擦,使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被视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德国通过立法建立培训框架,使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基于行业职业要求,而不是个体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为学生未来就业的普遍性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德国商业银行将成为国内职业资格认证的主要负责人。其日常工作包括:监控企业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提供教育咨询;审查企业职业教育资格[2]。
 
2.英国:以工程交替为主体,以国家政策为驱动力,以交叉合作为支撑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
 
长期以来,受绅士文化和精英至上理论的影响,英国社会普遍重视学术研究和普通教育,但职业教育一度被忽视。随着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掌握核心技术的熟练工人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1993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现代学徒制”(ModenApprenticeships)该计划旨在改善英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密切围绕市场发展需求,考虑相关职业标准,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关键能力,根据现代学徒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核心技能课程、技术证书课程、国家职业资格课程[3]。其中,核心技能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将重点培养理解和理论知识,需要在学校完成,最后通过教师评价和考试结果进行评价;注重培养学生具体工作能力的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将在企业工作场所进行,并通过企业评估师的反馈进行评价。
 
英国政府在发展现代学徒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88年,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启动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NVQ),规定不同的现代学徒水平对应不同的NVQ水平,将职业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4]。1992年,政府颁布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并启动了普通职业资格框架(GNVQ),确认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具有相同的教育地位,并承认国家职业资格对应的学历[5]。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扭转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赢得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青睐。
 
英国各行会主要通过三维交叉合作为企业和学校提供市场预测和信息反馈。例如,英国技能委员会。(SSCs)主要预测企业长期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职业技术委员会(UKCES)主要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资金支持和发展方向指导,帮助企业控制人才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