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提高受传客体的民俗风情涵养

时间:2024-04-28 22:06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提高受传客体的民俗风情涵养
 
受传者,又称受众和受传者,是不同类型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是读者、观众和观众的通称。无论在哪个时代,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观众。中国古代著名的“高山流水”典故是对传播活动中受传者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因为没有观众,就无法展现传播活动的效果;没有观众,社会主体的传播活动就失去了基本意义。施拉姆认为,“听众应该由传播动力的主要推动者自己承担”⑨,直接提出受众是传播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力量。
 
观众作为一个积极的信息搜索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动的第一个目的地,也是传播机构和宣传者的目标。观众处于传播链的终端位置,其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的传播,以实现最有效、最大化吸收的目标。然而,传统的单向传播会导致信息传输不畅和传播价值差的障碍。只有使观众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与传播主体形成互动,传播才能真正高效、准确、稳定。因此,观众是实施传播活动的社会前提和社会基础,也是传播活动中的反馈来源。
 
许多中国钢琴作品都是基于民间活动和传统文化创作的。观众要正确认识这些作品的音乐内涵和艺术风格,达到预期的良好传播效果,必须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中国钢琴音乐观众中的学生处于接受和学习传播链终端知识的位置,但作为信息反馈的来源,他们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知识和数据来促进传播过程和传播符号的转变和创新。它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善于反思,与传播主体互动,提高传统文化培养,积极探索民族音乐的本质。
 
结语
 
钢琴音乐的引入和传播无疑为传统音乐引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方音乐的不断发展是基于对自身民族音乐的高度肯定和继承。例如,肖邦和李斯特创作的钢琴作品大多是在吸收和借鉴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创作的。他们的作品继承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情怀,也体现了民族精神。
 
随着世界各地民族化的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挖掘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中国钢琴作曲家采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主题,创作了更多具有民族音乐特色、融入中国音乐文化的钢琴作品。另一方面,表演者以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中国音乐的审美方式和表达形式,控制钢琴技术,准确诠释和传播这些作品。只有从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中国钢琴音乐才能拓展更广阔的艺术传播空间;民族音乐通过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加工和再创作,获得更持久的艺术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