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本身的认知

时间:2024-01-14 21:0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本身的认知,还包括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索。生活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生命会消失?生命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看待生命?它们都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内容。作为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生活的理解也很肤浅。如果他们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用所谓的科学知识来解释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笔者试图从生命的消亡中反思生命,引入动画片,让孩子重新认识生命,让孩子在直观和形象中有所触摸和感受,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1.从生命的消亡来看,生命是必要和可行的
 
心理学临床研究发现,早在2岁的儿童中,儿童早在2岁~3岁时,他对生命的死亡感到好奇。在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向老师提到生死的话题。可见,对生命的存在和死亡的好奇心是孩子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实教育中,很多成年人选择“睡着了,去了天堂”等模糊概念向孩子解释,因为他们担心孩子的接受程度。在某个时候,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孩子得到所谓的答案,但也可能加深孩子的误解。有的孩子虐待小动物,只是因为观察它们是如何“睡觉”的,有的孩子决定跳进河里自杀,以便在天堂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中有必要让孩子认识和面对生命的死亡,重新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美国、英国、德国等学校相继推出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学习课程,台湾一些小学开展了“生命旋律”等主题活动,讨论生命的起源和消亡。目前,中国内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上海的一些幼儿园通过“面对损失”课程帮助孩子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也通过图画书和其他阅读来教育孩子们的生命。但效果不理想,太多的说教不够生动,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主要是基于表面的,没有太大的触摸。作者认为,通过对生命消亡的理解,重新理解和观察生命,我们可以突破当前的生命教育。因为卡通以形状、光、色、声音等功能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呈现方式非常独特、可观、可感、直观,情感感动,不太悲伤、太悲伤,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2.动画片中生命消亡的呈现方式
 
(一)“拟人化”演绎引起幼儿兴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三四岁儿童普遍存在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是这一时期儿童将一切视为生命和感兴趣的东西的心理倾向。卡通只是有这个特点,通常通过“拟人化”的小动物、植物和其他形象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事物,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的思想、情感、行动和语言能力,通过一群动物的形象,生活?L生动地演绎在动画中,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比如《疯狂动物城》中的狐狸和兔子进入了黑帮,在对抗中,黑帮的象征蛇被掉下来的石头撞死了。在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头,小狮子辛巴的父亲被猎人打伤了。当他面临告别时,他叫辛巴说:“当你感到孤独时,记住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引导你,我会的。”希望它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可见,漫画通过故事生动地向孩子们表达了生命死亡的含义,真实而不残酷。
 
(2)生命消亡过程的淡化应避免儿童产生恐惧
 
动画片通常尽量避免对生命消亡过程的精细描述。在《超能陆战队》中,小红的哥哥为了救被困在火场上的教授,冲进火场,却因展厅爆炸而失去了生命。小红再也见不到哥哥了。从哥哥冲进火场到展厅爆炸,短短几秒钟。这部电影并没有刻意描绘生命消亡的过程,而是淡化了它,用更多的笔来描绘小红的情感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比如小红哥哥死后,吃不下饭,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还有小红的朋友和大白,陪伴小红,努力缓解小红的情绪。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红重拾生命的希望,救了一个城市的人。通过所有这些描述,孩子们可以意识到,人的死亡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也许我们会很难过,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东西来想念他们。《梦之旅》也是如此。在描绘小男孩米格的父亲埃克托被兄弟毒害的最后时刻,通过记忆的方式,规定清楚地讲述了事情的过程,削弱了中毒后的痛苦反应,避免了生命死亡过程给孩子带来的身心恐惧。
 
(3)开放式结局帮助孩子转移情绪,乐观生活
 
动画片经常使用开放的结局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最后,图图高兴地说:“图图知道,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留下礼物,每个人都可以永远活下去。”图图不再像以前那样思考,而是突然开明生活的意义是给世界留下礼物,永远活在世界上。在《阿唐奇遇》中,阿唐的创造者茶宠物大师爷爷因为祖母的死而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总是沉浸在祖母离开的悲伤中。直到有一天,爷爷偶然看到被遗弃的未完成的茶宠物奇迹已经完成,看着他妻子的照片说:“你帮我完成了,我明白,谢谢你!”所以把原来遗弃的茶宠物放回书架上,意味深长地说:“你回来了,我应该回来!”可以看出,动画片的独特呈现方式符合儿童接受的特点,直观、简单、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