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5-03-29 13:1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1)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找不到方向。我们不能离学生太远,让他们觉得遥不可及。同龄但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
 
(2)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利越来越大,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确定和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起学生接受的兴趣,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发挥主动性的轻松学习环境,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跳山羊”(腿跳跃)中,有些学生害怕练习跳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老师的批评、命令和强迫练习显然不好。老师把敢跳的学生放在前面,表扬他们,让不敢跳的学生先观察,让他们看到敢跳的人并不危险,他们自然会慢慢尝试,参与练习。
 
(4)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条件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改善教学条件,增加体育器材,包括自制体育器材。但有时体育条件设备确实有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5)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新的n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教学情境,激发以往运动的快乐体验,通过记忆、外表、联想等暗示,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篮球运动时,如果达到了非凡的效果,就会带来快乐的运动体验,进而获得下一次学习的动机和经验,同时也会得到同龄人或老师的欣赏,这将使他的体验更加深刻和持久。
 
(6)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是新体育课程的前提基础。在体育课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通常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到处关注知识,只有到处关注,总是关心,才能养成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只有当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才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观点。
 
(7)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传统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完成任务,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被动学习,没有发挥的空间,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很少看到真正活跃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