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加速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它是一种影响血液和骨髓的恶性肿瘤,约占白血病的15%,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变期[1]。其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聚集在骨髓中,抑制骨髓的正常...[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配套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防止血液凝固。EDTA-K2具有对血液标本中细胞形态和计数影响很小的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具有以下特点
糖尿病是指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种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临...[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黄帝内经》成书时代的辨析
《黄帝内经》的名称始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刘叛(公元前32-7年在位)时代,由光禄医生刘翔及其子侍中薪车船长刘欣共同编写的《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虽然《七略》...[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处理异常产程的重要方法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一些病理产科引产和处理异常产程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催产素催产和引产32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1.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的非同日坐位收缩压,血压值持续或超过3次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它被定义为老年人简单收缩期的高血压[1]。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如何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有创手术技术之一。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据桂荣介绍,约20%的患者有导尿管或尿路机械操作~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医院...[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高血压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我国高血压人数超过1亿,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高血压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减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大...[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肢体功能障碍的判断标准
笔者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率先1例脑梗死患者,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开展治疗项目,选择脑梗死321例,其中男172例,女149例;最大87岁,最小46岁;1个月内接受治疗的35例,3个月...[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宫腔镜插管疏通使输卵管异常规治疗
自内镜检查以来,妇科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许多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得到了准确的诊断,主要由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主要是由宫腔镜检查和宫颈选择性插...[查看详情]
时间:2022-07-08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乳腺切除术是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除了逐渐成熟的乳房保留手术外,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来说,乳房再造是恢复乳房美感和对称完整性的唯一手段。近年来,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逐渐被临床接受。与根治...[查看详情]
时间:2022-06-25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超级细菌的出现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超级细菌的出现,细菌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微生物实验室的一些预防措施。 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自我保护培训的...[查看详情]
时间:2022-06-25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血液分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提高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是血站工作者的目标。为临床实践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血液是血站的责任,也是血站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血液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血站各业...[查看详情]
时间:2022-06-25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门诊患者心理因素变化的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务人员从服务的角度认识到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医院的门诊是面向社会、病人和社会群体的窗口。门诊接受各种疾病类型的患者,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文化...[查看详情]
时间:2022-06-25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儿童最安全有效的退热药
药物退热 4.1药物退热的适应证总结如下:(1)体温38.0℃,以前有热惊厥史;(2)体温38.5℃~39.0℃,伴全身不适;(3)高热和超高热患者(39℃);(4)发热患者,无论发热高度如何...[查看详情]
时间:2022-06-25所属分类: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