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业务流程的变化
时间:2025-08-17 23:17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一、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业务流程的变化
要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对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在内的所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或重组。优化或重组业务流程的原则是以流程为中心,将企业管理从过去的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会计管理流程也将与其他业务处理流程相结合。它不再是基于传统的会计周期,而是基于业务活动的“业务流程/业务事件”。新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从封闭到开放,从滞后到实时。同时,为支持价值链会计管理,应根据价值链会计管理的需要,定义相关的会计控制规则。例如,定义价值链成本控制规则、材料控制规则、资本流量控制规则等。(请参考本主题的其他论文)和相关信息规则,然后根据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的变化,可以将这些控制规则和信息规则集成到业务流程中,实现价值链业务流程、价值链会计管理控制和信息流程集成,支持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
二、提升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内涵:从AIS到ISCA模型
从传统会计信息化(电算化)到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其内涵和系统结构将更加完整。作者撰文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系统结构:ISCA(Information System,Control and Auditing)模型是AIS (Auditing Information System)的扩展。ISCA模型由三个要素组成:AIS、AIS控制系统和AIS审计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实施传统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时,只注重AIS的建立和使用,而忽略了后两项工作。由于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平台是企业内部网络与企业联盟之间的外部网络(Extra net)基于上述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具有更大的安全风险。未经控制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许多安全风险,如会计信息容易损坏、盗窃和扭曲,导致不正确的决策;非法访问会计信息系统、未经授权复制、黑客入侵和病毒入侵,严重损害会计信息系统。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质量和效果,还会影响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和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由此可见,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建立后,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系统和审计系统,对价值链上的AIS进行内部控制和定期审计。
三、扩大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已成为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对标准体系的赞誉并不过分。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标准体系的建设集中在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和会计电算化实施中手工会计等标准的制定上。它们只是会计信息化初级阶段的一些实施标准,远远不能满足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复杂需求。特别是当会计信息化从单一企业发展到价值链企业联盟时,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来指导和约束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在价值链中的建设和实施。笔者认为,建立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应参照软件工程的相关标准体系,考虑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固有特点。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价值链会计信息表达形式(元数据)标准,包括价值链会计信息标准(元数据定义)、中间过渡和最终输出标准包括凭证、账簿和报告的输出标准、表外披露项目标准、关键财务管理指标标准、非财务信息标准等。;价值链会计信息的分类和传输(XBRL)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数据交换(接口)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测试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性能和质量控制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评价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标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体系标准等。价值链会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极大地有助于价值链会计信息化的有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