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创新

时间:2025-08-19 00:2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创新是人们不断丰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观点和行为的过程。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非常重视是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学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体现“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创新
 
教学目标是反映教育理念的主要指标之一,包括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学生情感态度的内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相关内容。走创新教育之路,应调整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考察学生对能力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创新教育要求学校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老师在教三年级学生“秋雨”课的内容时,不要只关注学生对“秋雨”课文的掌握程度,也不要关注课文中类似的“钥匙”、“缤纷”、掌握“扇子”这些新词,但转向关注学生在这门课上的感受,类似于一些秋雨的想法,他们记忆中的秋雨是什么,作者感觉不同吗?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小学语文课本。课本是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常见的教学内容。而且,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大多是单一的训练形式,比如小学语文中经常出现的造句内容,基本上是给学生一两个字,还是学生扩写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件。但是,如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局限于当前的课本,训练方法过于局限于当前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方法,无疑会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来很大的障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应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例如,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有古诗词的学习,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在学习这首诗时,传统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是老师先读,然后翻译,再让学生读。这种方法非常程序化。创新教育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思考,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老师指出。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教材”时,教师可以从当地学习材料,从生活中找到教学元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