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内部资本价格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5-08-20 23:39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内部资本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在实施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本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本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本价格有两类,一类是法人内部的资本转移价格,另一类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1)内部资本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本价格是定价的基础。信贷部门发放贷款的,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出售”到“内部资本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本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果内部资本定价较高,存款部门的业绩将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将受到损害;相反,如果内部资本定价较低,存款部门的业绩将受到损害,但贷款部门的业绩将受益。
3.内部资本价格是实施银行业务战略的工具。内部资本价格也具有引导资本流动的杠杆作用,是银行实施业务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本价格是管理资产负债的一种手段。例如,当存款部门将存款“出售”到“内部资本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差距和期限差距;例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本市场”购买资本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本交易过程不仅可以量化差距风险,还可以转移和控制差距风险。
以上四点列出了内部基金价格的作用,但内部基金价格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种是虚拟的“内部基金市场”,也被称为“内部基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本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基金市场”下,内部基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和市场价格法,其表现形式有三种交易方式:低进高出、平进平出、高进低出:
1.虚拟“内部资本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本供应部门和剩余资本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制“出售”内部资本池,资本使用部门从内部资本池“购买”资本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制留在内部资本池中,侵犯了资本供应部门和资本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内部资本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本供应部门和剩余资本部门以基准价格“出售”内部资本池,资本使用部门从内部资本池“购买”资本也以相同的基准价格进行定价交易。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本池截留利润的问题,但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非常突出。
3.虚拟“内部资本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本供应部门和剩余资本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制“出售”资本给内部资本池,资本使用部门从内部资本池“购买”资本时,以低于基准价格进行定价交易。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本池向内部管理部门盈利,内部资本池每年都有“政策”损失,是一种定价交易的扩张战略取向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基金市场”下,内部基金的定价通过内部管理单位(部门)和内部基金市场的实际交易完成,内部基金价格随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策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基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际基金的交易品种,还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
(3)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本价格在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但定价方法和实现形式也是多样化和复杂的。在我看来,要解决内部资本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涉及到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而且经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应结合业务战略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有一点很明显,实体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内部资本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中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本定价。综上所述,内部资本定价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基础,要么以市场为基础,要么以经营管理策略为基础,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相对稳定。不能日夜改变,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和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应该是公平的。尽量避免一些责任主体因价格不公平而享受政策收入,而其他责任主体则被迫承担政策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