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教育观念的转变

时间:2025-09-06 23:2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主观和客观理解的集合,影响甚至控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思维方式到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一种顺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教师对教育的不同理念。生成思维方式下的教学观、师生观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生成教学实践的成败有关。
 
1.教学观念的转变
 
为了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教师不能谈论“生成”和色彩变化,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应判断教学中生成资源的价值,教师应坚决放弃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摇篮,积极利用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鼓励学生有效生成。
 
2.师生观的转变
 
在小学体育生成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是传道、教学和解决疑虑的人,也是教学设计师、情感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小学体育生成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内容不是固定僵化的教材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权改编和选择教材,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简单地执行教案,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师要二次创作枯燥的教材,在教学中营造生成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穿插故事、提出问题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活动锻炼,还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激情、友谊、团结等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小学体育生成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所谓的“权威”,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的权威应通过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来确立。
 
3.教学关系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学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呼吁教师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转变为更加注重交流与合作的双主体关系。小学体育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赋予学生自学的权力;其次,尊重学生的意愿,在组织和安排小学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平等交流和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或意外事件。双主体师生关系是实施小学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平等交流中,教师和学生才能达成对问题的共识,实现小学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师生才能实现自由和幸福,实现个人生活在教育中的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