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2025-09-03 23:4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感兴趣,就能主动学习,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提高学生对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必须注意计算机操作
 
小学生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新鲜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小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实践中理论知识的理解。
 
2.要寓教于乐,适当引入游戏
 
小学生年纪小,对游戏的兴趣高于学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选择简单的益智游戏,结合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游戏中培养计算机技能。这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有效。而且,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聊天工具与小学生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
 
3.组织竞赛提高学生兴趣兴趣兴趣兴趣
 
虽然小学生很年轻,但他们有很强的竞争心理。教师必须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组织各种竞争活动,形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逐步发现自己在竞争中的不足,互相学习,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尽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过去的学习转变为我的学习。
 
1.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
 
计算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预览,梳理教科书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以理解的知识,什么是不理解的知识,知道,画关键知识,让学生先思考和学习,不理解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在课堂上清晰,突出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要做好课后练习
 
这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后作业和计算机实践,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使学生巩固知识,避免陌生和遗忘。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今,小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方式多种多样,简单易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小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锻炼上不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而且有利于巩固小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从多个渠道获取新知识,使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容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内容和难度,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