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科学定位学生主体,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时间:2025-09-16 00:2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注意体育训练方法,确保现场设备安全
 
素质拓展训练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注重素质拓展训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愿意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学校必须注意保证场地、设备的充足和安全。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些特殊的场地和设备,如“激流”、“穿出电网”等。这些项目可能很危险。在学生进行项目之前,教师必须仔细检查项目所需的场地和设备,以确保其安全。如果设备因某种情况无法达到所需的训练强度,教师应考虑改变训练方法,防止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因设备问题而遭受危险,这样收益大于损失。因此,确保学生的安全是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责任,不能忽视学生的安全,以扩大学习成绩,这违反了作为教师的原则。
 
二、科学定位学生主体,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门新课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很少接触到。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他们不了解这种训练的要点,在接触拓展训练之初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设计一套系统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在这个学习系统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拓展训练的起源、性质、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拓展训练:首先,帮助学生理解拓展训练。然后教师要安排一套系统的培训课程,比如应该先进行哪种培训,哪些培训可以配合进行等等。这样可以使拓展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方法。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即强调教师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置课程,始终把保障学生安全放在课程设计的首位。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课程体系适合学生学习,更科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适当有效的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目前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来看,很多小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注意体育课的有效实施,不断创新体育课的形式,探索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