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净化师德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时间:2025-09-14 23:3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个性是教育的基石。”在被授予教师声誉的那一刻,他们的职业道德不再是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上升到社会意义和社会发展,因为它们与数千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关。
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在教师行业的时尚和氛围。师德师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出来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老师、不知疲倦地教书都属于师德范畴。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渐升温,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其中师德问题不断凸显,令人担忧。
通过对小学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小学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差,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感。教师的教学价值观不断受到社会物质发展的影响,功利主义和权力主义不断上升,教师道德和文化环境的清洁逐渐受到污染;②学校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师德奖惩制度无用。没有定期组织教师更新学习师德理论,对教师自身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监督不够;③教师注重学生的智力而不是道德品质,不能协调教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和榜样意识较差,仍有教师至上的主观思想。许多教师自满,不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意识。
净化师德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呈现出新的态度,特别是在重新理解了知识、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后,教师的主观性得到了宣传,教师群体开始不断寻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价值。虽然这种功利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教师积极工作,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功利主义的理性把握,在缺乏相关限制制度的情况下,教师容易打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导致职业生涯中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如校园教学形式化、校外补习赚钱、过度追求职位、我尊重体罚虐待学生等,导致教师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家长鄙视教师行为,社会不认识教师劳动成果,教师“蜡烛、勤奋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声誉逐渐下降。
笔者认为,从社会宏观环境中净化师德人文环境,营造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建设优秀师德的重要一步。首先要加强对优秀师德的宣传,奖励师德高尚、树立榜样的教师,如“最美教师”张丽丽,让教师了解社会,时刻关注自己,期待自己更好的表现;其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切实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最后,大众媒体对师德师风的影响不容忽视。各类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为指导,宣传和表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教师,批评和谴责违反师德要求的教师,把师德放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以上措施,为师德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