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时间:2025-09-14 00: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很难长时间做一件事。他们的注意力只允许他们认真听几分钟的课程。他们很难在十分钟以上集中注意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教师可以从习惯的形成中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耐力。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还要注意习惯的形成。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无意识的力量,时刻提醒和规范小学生的注意力。作者认为,儿童歌曲训练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每次铃声学生进入教室,班长或班级选择唱得更好的学生可以带领所有学生一起唱儿童歌曲:铃声响起,迅速进入教室。站直,坐直,不乱摇。不要做小动作,认真听讲,说话要举手,答案不能抢。这就像一句警告,规范和约束着小学生。唱完这首歌后,他们可以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确保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老师发现学生坐姿不对,意识分散,可以喊出“一、二、一、整齐”的口号。这种口号没有强迫性。小学生听后没有压迫感,容易产生共鸣。
 
二、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够小学生增加知识的要求。小学生还需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小学生学会使用参考书,教他们如何写阅读笔记。低年级小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坚持每天阅读,从长远来看,小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和老师需要全力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家长可以读给学生听,为学生在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该每天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最好不少于15分钟。教师每天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课外书籍。读完课外读物后,小学生也可以和同学交换阅读,这样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可以读三本书。老师可以请家长帮助小学生阅读,每当小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让他们向家长汇报书中的内容。小学生读书多了,语言自然就丰富了,所以在写作和理解数学问题的时候自然就解决了。
 

上一篇:用直观教具创造情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