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管理论文

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5-09-12 22:53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也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所有工作的简称。它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会计、报账,代替人脑部分完成的会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和反馈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且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基于会计电算化本身的特点,与原始使用账簿记账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空间小、存储容量大、检索查询速度快、编制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优点。
随着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从最初的试点转向普及,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它经历了尝试和发展到管理会计软件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也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暴露了我国企业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一些拙见。
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我国许多企业对电算化的理解仍然非常肤浅。其应用电算化的目的只是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效率,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足,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
(2)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大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了解会计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然而,这些人才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而是根据企业实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对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不同。然而,我国许多企业的电算化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短期培训,即使有些人经过培训,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也只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他们的财务软件处理会计数据功能不能灵活使用,也不能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处理财务信息和分析,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3)我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降低了会计工作所要求的职务分离和职权不一体化原则的重要性。电算化实施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传统会计中的许多岗位合并,一些手工记账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统一实施;由于会计人员的大幅减少,一些不相容的岗位无法分离,降低了相互约束的效果;由于岗位设置混乱、权限不明、串岗操作,部分单位由于人力不足,将计算机维护、数据输入修改、凭证审核交给同一个人。因此,大多数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遵循权力不一体化的原则,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
(4)企业财务会计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的分离,大部分财务软件都是由计算机专业程序员开发编制的。由于这些编制和维护财务软件的计算机人员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软件编制者和用户无法很好地沟通和合作。虽然专业计算机人员编制的软件也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但由于缺乏财务知识,他们编制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集成度低,通用性差,使得这些软件难以使用。而且,由于计算机人员对会计行业和会计特点考虑不够,很多实行电算化的单位仍然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部分人工辅助。同时,这些会计软件大多只实现了简单的会计功能,只是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全面管理和预测要求,无法实现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5)会计电算化与审计脱钩,各类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很少使用计算机技术。同时,审计软件的开发速度跟不上会计软件的开发,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实践也滞后于会计工作的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存储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可以被篡改而不留痕迹,当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一些安全漏洞时,也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