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管理论文

会计电算化所需的人才及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时间:2025-09-11 00:03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协会的支持下,在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商联合举办的“金融、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研讨会”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被正式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那时起,“会计电算化”一词就在中国的会计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此外,会计理论和实践行业都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发展的一个分支。在大学会计学科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一门或多门类似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教学内容。然而,与当前急需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的情况相比,其效果仍然非常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
 
一、会计电算化所需的人才及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一)高级会计电算化人才
系统分析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会计业务、企业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处理理论;
系统设计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数据结构、数据库理论、系统开发、系统软件、计算机语言、会计业务;
系统管理员应精通以下知识:会计业务、企业管理、系统开发、计算机知识、数据处理知识、项目管理。
 
(二)中级会计电算化人才
系统编程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知识、会计业务、系统开发及软件;
硬件维修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无线电基础;
软件维护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会计业务、企业管理、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系统开发与程序设计。
 
(三)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才
操作人员应精通以下知识:会计业务、计算机使用、汉字输入技术;
数据录入员应精通以下知识:会计业务基础、计算机使用、汉字输入技术。
 
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会计、管理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是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是能力培养。除了会计知识,会计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遍布世界各地,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信息技术革命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重大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会计学科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大学会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社会对未来会计人才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