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探索建立适合小学生体质和心理的训练机制

时间:2025-09-28 01:2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广泛培养小学生足球兴趣,拓宽足球人才选拔渠道
 
(一)倡导公众参与、全面参与
 
中国人口众多,学校里有大量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和儿童。只有全面参与,才能发现和展示自己的才能。足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项大众化的体育健身运动。因此,校园足球的推广要本着广泛参与的原则,让大多数小学生尽快了解足球,热爱足球,参与足球,从而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学校成立了班级、学校级甚至地方级的小学生足球组织,定期组织赛事,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足球赛事,但也具有参与性和观赏性,满足了小学生参与足球的机会和热情。
 
(2)拓宽足球人才选拔和培养渠道
 
足球人才培养应以校园为基础,形成校园、社会、专业足球培训机构形成的多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发现和重点培养具有足球天赋的小学生,开辟进入专业足球队的渠道。
 
(3)足球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
 
小学生正处于科学知识、文学素养等文化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培养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小足球运动员兴趣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下一代足球人才的文化水平,培养具有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竞技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新一代高水平足球运动员。
 
2、科学训练,探索建立适合小学生体质和心理的训练机制
 
(1)训练要规范化
 
建立日常正常的训练机制,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时间范围。所谓全覆盖,是指足球训练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身体素质和年龄,覆盖所有自愿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所谓时间连续性,是指足球训练要长期坚持,不要时松时紧,赛前突击,赛后放松。配备必要的足球教练人才、训练场所和训练设备,确保训练时间不间断。牢固树立“千日用兵”的训练理念,不搞赛前突击。
 
(2)训练强度应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训练强度要科学评价,特别是对一些潜在人才的培养,要制定适合每个人的训练计划,既要保证训练强度符合其成长特点,又要使训练方法符合其心理特点,逐步建立小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参与、认知和认可,不能让他们过度感受到足球训练的艰辛和艰辛,减少、抗拒甚至放弃对足球的追求。
 
(3)以“赛”促“练”,建立以足球赛事为生动课堂的训练机制
 
小学生足球训练不仅要有一定技能、技能和身体素质的专项训练,如长跑训练、耐力训练等,还要有旨在提高个人综合竞争水平和团队能力的综合体育赛事训练。足球赛事是“实战演练”,可以提高反应团队的作战能力。只有把每一场比赛都投入到“世界杯”层面,才能在真正的大赛场上表现出和训练一样的自由。以“比赛”促进“训练”,以比赛质量检验训练水平,以进一步训练弥补比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