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时间:2025-09-29 00:3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一方面小学阶段是汉字量最集中的阶段,是奠定学生汉字基础的关键时期,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识字。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小、活跃、自制力弱,没有识字基础和经验的限制,小学生的识字过程艰苦而缓慢。如果小学教师不能实施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不仅会制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呢?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仅仅依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扩大学生的识字方式,增加识字量和识字储备。小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数单词在生活中都很常用。因此,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和生活中。让学生观察和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单词,如广告牌、包装袋、儿童读物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汉字。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汉字,增加他们的识字储备。
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速度快,但忘记速度快,这是影响识字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遗忘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巩固和复习汉字,每天上课前可安排5分钟的单词复习时间,让一些新单词每天与学生见面,避免忘记,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汉字。
识字教学还有很多策略,比如创造识字情境、举办识字竞赛、编写口溜、公式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识字规律和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识字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