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管理论文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时间:2025-10-30 00:58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必然会导致会计准则的变化。在判断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否重新选择或会计准则是否发生变化时,主要依据是看会计准则模式变化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比较。分析如下:假设会计准则模式以AS表示,其初始形式(需要变更的会计准则模式)为AS0,要达到的状态(变更后的会计准则模式)为AS1。会计准则变更后的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易成本降低引起的绝对社会财富变化[△AR(AS)],即
 
△AR(AS)=△AR(AS1)—AR(AS0)
 
另一部分是由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提高了社会财富的相对效用[△RR(AS)].因此,当会计准则模式由AS0转变为AS1时,创新总收益为:TR(AS)=△AR(AS)+△RR(AS)(1)
 
会计准则的创新成本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会计准则的生产和规划设计成本PDC(AS)。
 
PDC(AS)=pC(AS)+DC(AS)
 
其中,PC(AS)是会计准则模式的生产成本,DC(AS)是会计准则模式改革方案的规划设计成本。
 
成本的另一部分是CCC的具体实施成本(AS)。
 
因此,会计准则模式创新的总成本如下:TC(AS)=PDC(AS)+CC(AS)(2)
 
由(1)、(2)两式会计准则模式创新的利润函数如下:
 
P(AS)=TR(AS)-TC(AS)(3)
 
对(3)型求导,并使其导数为0,得:
 
P′(AS)=TP′(AS)-TC′(AS)=0
 
所以,TP′(AS)=TC′(AS)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模式变化的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形成了会计准则模式的平衡。结论: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完全由会计准则变更模式的效率决定。如果会计准则模式变更后的效率大于变更前的效率,则需要变更,否则无需考虑。
 
从理论上讲,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一是比较现有不同会计准则模式的效率,从而评价效率,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模式。用公式表示为SE=SR SC(SE、SR、SC评分虽然表示不同会计准则模式的效率、收益和成本)。二是比较不同会计准则模式制定方案的效率,从而选择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朝什么方向变化,用公式表示为MSE=MSR MSC(MSE、MSR、MSC分别代表不同变更方案的边际效率、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通过效率评价,不仅可以为每个产权主体选择最高效的标准结构,还可以从宏观上选择合理的会计标准制定模式,确保会计标准模式的变化始终处于优化的最佳趋势。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更及模式选择
 
就像中国经济体制采取的渐进式改革一样,中国会计准的变化也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即逐步推进,逐步到位。事实上,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会计制度逐渐由“计划主导”、“政府管理模式”向“转向经济”、“公共模式”转变。1980年10月,全国会计工作会议提出了会计改革问题。1984年10月,全国会计工作研讨会提出了《会计业务改革思路(讨论稿)》和《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此后,先后制定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从以上改革方案和标准以及未来两次修订的会计法的制度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整个会计改革是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中试点的,特别是在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试点企业、上市公司等新的经济组成部分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率先实施新的会计制度,积累经验,进而推动会计制度的全面变化,是一种明显的先“增量”改革后“股票”改革的战略。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会计准则的变化与上述变化最大的区别在于,上述变化目标的定位仅限于服务于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而不考虑符合国际惯例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会计准则模式将从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多重利益模式,然后转变为股东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模式。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在证券市场相对发达、企业资本构成中采用的会计模式,要求中国考虑会计准则的变化和方法的选择,及时调整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
 

上一篇:影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