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新经济理论讨论

时间:2025-06-10 23:46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新经济理论讨论
新经济的曙光让人们期待未来,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当许多人争论“新经济是什么生产”“新经济内涵”等问题时,有些人由于市场、观点、掌握新经济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一旦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浪潮,有些人问:新经济存在吗?新经济能存活多久?
了解这些不同的观点,肯定有助于加深对新经济的清晰全面认识。
“新经济”真的存在吗:“旧经济”的质疑
(1)关于新经济和经济增长趋势
就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而言,“新经济论”认为,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GDP的增长不会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一些所谓的“老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增长持有的“乐观主义”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并不清楚。
首先,就劳动生产率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复活。据相关统计,1973年1990年美国私营部门的生产率仅上升了1973年1990年.玉%,1990年1996年,这个数字是1996年.5%,只是近年来,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1997年1998年前三个季度,劳动生产率上升了2.l%,但远低于美国战后“黄金时期”(1948年1966年)的增长速度,这表明25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缓慢增长的下降趋势已经被逆转过早。
其次,就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而言,自1996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率确实显著提高。1996年1998年,美国非农业企业产出增长率为4.3%,达到“黄金时期”水平。但据此,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新经济”时代,这一观点经不起推敲。199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期,受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影响,复苏十分疲软,直到1996年以后才开始加速扩张。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经济增长趋于缓慢,而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经济增长通常相对较快。这种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只反映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不反映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真实情况。因此,在比较经济增长时,应尽量消除经济周期的影响或比较不同经济周期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将前几个经济周期中经济扩张的最快时期与1996年和1998年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相对较快的增长并不罕见。例如,1963-1966年的增速分别为7.0%,3.5%,3.2%;1970一1973年分别为61%,3.6%,2.9%。因此,这些反对者认为,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只是经济周期加速扩张阶段的一个特殊现象,因此其长期增长趋势尚不清楚。不能断定美国目前的经济是所谓的新经济,更不用说新经济的持续和长期增长趋势了。
(2)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经济
一些“老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论”过于夸大或扭曲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指出,“新经济论”的倡导者必须澄清以下问题:
①是经济“全球化”激活了美国的生产力吗?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学家没有争论的共识。“新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的“全球化”使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激烈的竞争促进了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但“老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对美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结果是市场份额的扩大。新经济理论的支持者Krugnan(1997)证实了这一点:“美国过去的市场从未像今天那样广阔,但美国经济的85%,尤其是服务业,并没有遭受来自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老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使竞争更加激烈,从而激活整个生产力,扭转通货膨胀的“水笼头”是不准确的。
③“信息化”和IT产业的发展是否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深刻地改变了经济。“新经济论”怀疑者急先锋Gordon(199)指出:“与电能、内燃机、生物技术等早期技术创新相比,计算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些“苍白无力”。他指出:“电能、内燃机和生物技术革命意味着新产品和材料的大量供应。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再分配过程中,而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例如,它们可以提高生产者的效用水平(使生产者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轻松的娱乐等),或者只是将广告从报纸转移到互联网上。另一位“新经济理论”的怀疑者Trghet(1998)认为,就软硬件维护、升级、系统兼容性、人员培训、应对黑客入侵、病毒骚扰、系统突然崩溃和频繁更新设备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带来了大量的额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IT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因此,这一次,美国经济的繁荣可能和过去一样,但在最近一个经济周期的某个阶段,就像之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一样,对它的解释仍然可以纳入“旧经济学”的框架。
③“新经济”真的意味着经济所遵循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吗?“旧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学”只是传统经济法的现代版本。例如,他们指出,计算机和半导体生产技术的进步允许企业以越来越低的价格大规模生产越来越先进的电子产品,为工人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但这不是一件新事物,而是“供求定理”作用的另一个结果。所以Shapiro和Varban(1999)指出:“技术改变了,但经济规则没有改变。”